石明华退后几步,就被他的小伙伴们给围住了,兴奋地夸着他。
“石明华的这个故事是不是讲得很好呢?现在,请听我们石莹莹同学带来的《刘三姐》。”
石莹莹是在大队部门口跟史佳瑞确认,她也要参与讲故事的。
石莹莹说完故事,其他的小朋友齐齐看向史佳瑞,眼含期待。
石明香作为代表跟史佳瑞提要求:“佳瑞姐,我们故事说得不好,但我们能一起唱首歌吗?”
史佳瑞有些讶异,却不打击孩子们的热情,“行,你们排下队,我调下话筒的位置。”
“现在,请听石明华、石爱红……带来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史佳瑞帮忙拿着话筒,看着这帮孩子们唱歌,虽然跑掉了,但他们的勇敢、自荐还是很值得表扬。
唱完歌后,一群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话,喇叭里乱糟糟的,但是村民们听着却没生气,反而当这是难得的体验。
孩子们说完自己想说的话,又一窝蜂地出了大队,他们现在都很兴奋,这真的是难得的体验啊!
要是没有史佳瑞,他们哪里可能用上话筒和喇叭?
钱爱华见这些孩子总算走了,脸色臭臭的,等得有点久,“轮到我了吗?”
史佳瑞笑看了钱爱华一眼,对着话筒说:“现在,请钱爱华钱知青为大家带来《林海雪原》故事。”
说完后她关掉话筒,看着钱爱华手里的书,“钱知青,时间有限,故事不用一次性讲完,给大家留个悬念。”
“啰嗦。”钱爱华低声嘀咕了一声,她站到话筒前,熟练地打开开关,对着话筒说话。
“大家好,我是钱知青,现在为大家讲《林海雪原》的故事,这个故事它发生在……”
相比没有经验的孩子们,钱爱华明显就是有练过的,咬字停顿、人物的说话语气等,很容易就让人代入进去。
钱爱华讲完,就轮到林世盛,林世盛就跟大家唠嗑家常一样,聊孙猴子、猪八戒,语言幽默风趣,倒是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此时天已经黑了,村民们听完故事,恋恋不舍地回到家里,还在聊着今晚听到的故事。
以前听收音机,现在听身边的人讲故事,这种体验真的是太新奇了。
石在峰等结束了才再来大队部,看到史佳瑞在关电闸。
“史知青,你们讲故事这提议挺好的。”石在峰自己也听得津津有味,而且不同人的讲故事风格都不一样,比听收音机还有意思。
“主要是给村里的孩子们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知道读书也是有用的。”史佳瑞笑着说。
其实大队还是有很多人家不舍得送孩子上学,一是穷的,二是现在某些风气让他们觉得读书没用。
不过她相信,过了今晚,会有一堆人埋头查字典了。
“这是个好办法。”石在峰想想,觉得这个方法还是挺有用的。
“大队长觉得这个广播怎样,每周举行两次到三次,让孩子们能得到锻炼的机会,也能让大家解解闷。”
“就是要多费些电。”
石在峰笑着说:“这点电费,大队现在付得起,行,就按你说的来。除了孩子和知青,大队里要是有人想要表现,也可以来试试,总不能偏心嘛。”
“大队长说得对,相信我们大石大队队员们的精神生活会越来越丰富的。”
石在峰没听懂精神生活是什么东西,反正点头就是了。
史佳瑞回到知青点,发现知青们还聚在一起聊天,主题就是今天晚上的广播故事会。
这对大家来说确实很新颖,原来大队的广播还能这样玩。
钱爱华今天晚上表现了一番,脸上一直挂着笑,竟然没有提早回房间。
史佳瑞回来也没打断大家的谈兴,依然聊得高兴。
她希望这一个微小的改变,可以让这个大队所有人的生活多一点盼头和乐趣,忘记劳作的辛苦。
第二天,大队里的话题已经全部被广播故事给取代,只有少数人还会提起昨天公社领导来视察的事,以及李泽宝收到的订单和汇款单。
史佳瑞回来可以待两天,剩下的这一天里,她也没能闲着,剩下的那几个香菇袋得处理了。
卢深虽然有一些经验,但根本就没有接触过香菇袋的种植方法,很多跟他知道的完全不一样。
这只是一次尝试,史佳瑞也没想过要真的成功,好在幸存的香菇袋还能继续把实验做下去。
香菇袋除去袋子进行转色,仔细培养半个月左右,没有意外的话就可以为出菇做准备了。
香菇种植并不容易,但却不能不种,这是为蘑菇合作社以后的规模扩展、风险应对做准备。
种植单一品种,可以把力量往一个方向使,但抗风险能力并不高,所以得做多几手准备。
作者有话说:
第60章 打好关系
整个菇棚里, 再也没有比卢深更关注香菇袋的人了。
其他人对香菇不了解,也不知道香菇袋种植方法,只有他知道。
他外婆家整个村子都有种香菇,种香菇并不容易, 跨越的时间很长。
不过他们用的是段木培育法, 而且年龄太小的树木都不能用。
但一根木头用来种香菇, 可以用好几年,所以他外婆家家家户户种树,也储存木头。
但是,史佳瑞的这个方法,简直让他大开眼界。
他确实是质疑过的,不是木头还能种得出来香菇吗?种出来的香菇会是那个味吗?
卢深抱着这个疑问,不停地做着记录,反而累积了更多的疑问。
香菇袋去掉袋子之后,里面的柱状的培养料并不因此散掉。
卢深恨不得就跟这些香菇袋住在一起,好记录下每一刻的变化。
面对卢深的疑问,史佳瑞都仔细给了答案, 虽然她在脑中实验室中成功了, 但现实中有太多的变数了。
温度、湿度、空气等都不好掌控, 最后能长出多少的香菇不得而知。
但有过一次经验,史佳瑞相信下次会更好。
她决定还是请黎司越专门帮忙定制一定规格的塑料袋,专门用来装香菇培养料的。
因为用一次就放弃,正好适合可降解的塑料袋。
“卢知青,这是香菇培养料的配置方式,以及消毒、接种等流程的注意要点, 你先记下, 这段时间把培养料配好, 我托人定制一批塑料袋。”
“史知青,为什么?”卢深紧盯着史佳瑞,“你就不怕我把这些技术外传吗?”
“不担心。”史佳瑞摇头,“你有一定经验,我希望你学会后,在你离开这个大队前,教会给大队香菇种植技术就行了。”
“你为什么不亲自来?”卢深想不通史佳瑞为什么这么信任自己,他看起来阴郁凶狠,大部分人都不会想和他走得近。
“我还不想累死。”史佳瑞挑了下眉说,她怎么可能什么都亲力亲为。
她还得琢磨一下,知青点还有哪些知青可以拉来当苦力的。
卢深沉默了下:“我会照顾好香菇袋的,等下次你回来,就能吃到香菇了。”
“那我就等着了。”
卢深当然会认真,他需要钱,家里还等着他寄钱和粮食回去。
“对了,卢知青,如果你在大队中有看好的年轻人,可以带着学习种香菇,可以不那么聪明,但人品一定要信得过。”
总不至于教个五六年还学不会。
“我会留意的。”
菇棚里的技术问题,史佳瑞都解决得差不多了,打算去李金兰家找石莹莹和石明香。
大队里的孩子也是分派别的,谁和谁玩都一清二楚。
和史佳瑞关系好的是石明香、石明华这一群,其他的孩子群没接触过。
半路上,她就被一群孩子给拦住了。
领头的男生大约十三四岁,穿着一件破褂子,头发剪得跟狗啃似的,“史知青,我们也要用广播讲故事!”
史佳瑞看着这些男孩子,在末尾缀着两个女生,她看着都很陌生。
“你们想讲故事,没问题,但这是经过选拔的,要讲得好才能去。”
史佳瑞笑着说:“昨天的石明华和石莹莹,都是打败其他人才选上的,你们想要讲,就得跟其他人比。”
“我们不信,他们跟你关系好,肯定是直接被选上的。”边上一个光着脚穿着七分裤的男孩喊道。
“信不信,比一比不就知道了。我正好要去李主任家,一起走吧。”史佳瑞不想跟这些孩子在这边争论,事实怎样,现场比呗。
石明华他们一群人在李金兰家门口,或坐或蹲着看书,看到史佳瑞和这群人过来,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紧紧盯着对方。
“石卫国,你们来干什么?”石明华皱着眉说。
史佳瑞一看,这两拨孩子还有矛盾,她马上站到边上去,让他们自己处理。
孩子有自己的一套相处模式,她又不清楚情况,无论说什么都显得虚假。
石莹莹和石明香直接就把史佳瑞给拉进屋里,“嘉瑞姐姐,昨天的感觉太棒了,我们今天都在练习讲故事,争取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讲一次。”
史佳瑞进门前往外看了一眼。
“佳瑞姐,别管他们,让他们闹。”石明香拉着史佳瑞的手,“我们还有一些问题要问你呢。”
石明香和石莹莹确实积累了一些学校里的课业问题,昨天太兴奋了,都没顾得上问。
他们现在的课上得很浅,老师不敢深入地讲,而且经常会有劳动课,导致他们很多都学得云里雾里的。
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史佳瑞再高兴不过了,讲题的兴致也很高,并由此延伸到挺多方面。
“我不在,你们可以拿着题目去知青点问其他知青。”
“不去,等会村里那些八婆又要说我们女娃不要脸,看上男知青了。”石莹莹哼了一声。
她们对知青当然很感兴趣的,接近知青只是为了知道更多大城市的事,并不一定有其他的想法。
当然,她们也不敢肯定其他人是什么想法,反正自己肯定是没有的,而为了减少闲言碎语,索性就不接触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