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研究所会给她带来什么惊喜呢?
他们能否合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史佳瑞想着,在脑中实验室继续啃着书,学习研究着其他她没有深入的领域。
她告诉自己,解决现在面临的一切困难,都是为了自己的最终目标而奋斗。
钱爱华是快中午的时候才醒过来的,她擦了擦嘴角,跟史佳瑞说了声,去了洗手间,然后去餐车买了两份午餐。
火车上的饭菜不用票,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价格昂贵。
“吃饭,完后要去还饭盒。”钱爱华把一个饭盒放到史佳瑞的面前。
红烧肉、卤豆干、炒酸菜,非常的丰盛。
饭盒一打开,香气就吸引来周围人的注目,败家娘们四个字肯定是不少人的心里话。
史佳瑞盯着压力快速吃完饭,还完饭盒后,她才问钱爱华:“你去福市到底干什么?”
“去报名。”对史佳瑞,钱爱华也没瞒着,“文工团的。”
“祝你好运。”史佳瑞有些意外,没想到钱爱华竟然能找到这个门路。
“看运气吧。”钱爱华是撇撇嘴,“你到福市,真的只剩定塑料袋的?”
史佳瑞看了她一眼,没有细说的意思,“你觉得是就是。”
“不想说就算了。”钱爱华抿着嘴,亏她还以为她们关系好点了。
火车的时间太漫长,坐得人难受,这辆车在半夜还停了两个多小时才继续行驶。
钱爱华依然隔一段时间就跟史佳瑞说说话,以掩饰她的紧张情绪。
到达福市后,钱爱华一下火车,就先找邮局打了电话,史佳瑞确定她是跟着认识的人走了,正准备坐公交前往824,没想到在公交站碰到了黎司越。
她很惊讶地看他:“你怎么在这?”
“我猜测你会来这坐公交车,就在这等着。”黎司越笑着说,真到火车站里头等,那么多人,完全没法找。
史佳瑞嘴角微微上扬,“让你久等了。”
黎司越站到她的身后,“先去吃早饭?”
“黎所长有推荐?”史佳瑞看着到站的公交车,不是他们要等的。
“跟我来。”
一家国营早餐店里,史佳瑞要了一碗馄饨、一根油条。
“黎所长说的好事,在这边适合说吗?”史佳瑞喝了一口汤,说道。
在火车上闷了一天一·夜,衣服早成了酸菜,她并不因此而不自在,填饱肚子更重要。
“专利申请由上头出面了,没有意外,会顺利申请下来。”黎司越说,“另一个好事是,日化厂能参加今年的贸易会。”
“恭喜。”史佳瑞笑道,“我们今年也能参加。”
“仙河市机械厂的产品很有特色,确实能参加。”就黎司越所知,送上来审查的两样东西都是史佳瑞设计的。
史佳瑞闻言很高兴,看来农机部这回要出一回风头了。
“黎所长消息滞后了,我现在不在机械厂,回大石大队,我们大队的草菇也通过审查了。”
黎司越缓缓露出一个笑:“史同志的选择总是叫人意外。”
“不过是选择一个更自由的地方罢了。”史佳瑞淡淡地说。
黎司越一下子就听懂了,“有兴趣做编外吗?”
“不用审查?”史佳瑞挑眉,不用政审吗?
黎司越看着她,伸出手在桌上写下两个字。
史佳瑞点头,把最后一口汤喝完,“走吧,还是原来那个宿舍吗?”
“史同志放心,我等不敢怠慢。”
史佳瑞笑了笑,和黎司越去了824后,就先洗漱一番,然后黎司越的办公室。
这次聊的却是之前她为了塑料厂生产线而交换的发动机图纸。
这份图纸除了824,还通过秘密渠道送了几份给几个更机密的研究基地。
毫无意外的,确实对此类的研究促进作用很大,但鉴于零件技术的关系,暂时无法复制。
现在要攻克的就是制造技术的门槛。
这份图纸的设计者代号是k、水、冻梨,主要是为了迷惑外人,误以为这是一个组织。
这也意味着,史佳瑞将不以自己的真实名字出现在任何对外的报告上,而是以这三种代号代表。
只有黎司越以及不超过五个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鉴于她一个外人数次出现在824研究所,上头希望她能多一个身份伪装。
其中一个选择就是——黎副所长的对象。
作者有话说:
哈哈,大家中秋快乐呀,更晚了
第83章 误区
“史同志, 这个身份不会对外公开,只是一个说辞,不会影响你的生活。”
黎司越解释了一下,如今对很多事都很敏·感, 男女关系也是一样, 被举报的话, 麻烦多多。
更何况史佳瑞本身的家庭背景经不得查,套着一层保护壳是好事。
等以后事情结束了,不需要这个身份了,编个理由说吹了就行了。
史佳瑞笑:“没事。”
她并不在意这一些。
反正怎么方便就怎么来吧,毕竟这个年代跟原来的世界不同,只要她能达成自己的目标,其他的无所谓。
史佳瑞拿出本子,上面都是各种各样别人看不懂的图案和符号。
“黎所长觉得,当前最急切要改进增强的是什么?”
黎司越挑眉:“国防军事力量。”
他回答得斩钉截铁。
如果国家足够强大,那么在国际上,自然会有更多大话语权, 也不会有人任意踏到他们的头上。
史佳瑞点头:“我会尽可能做到我能做的。”
可惜的是, 她没有接触过军事方面的内容, 武器、卫星、火箭等是无能为力的。
发动机是因为她接触过的东西才能在脑中实验室分解分析,其余的,她碰不到。
以前只是接触过、稍微了解的东西,现在学起来也不晚,她有脑中实验室,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有学习优势。
黎司越跟史佳瑞聊得深入了一些, 发现她会的东西并不够系统。
但一些观点和想法, 确实很先进、独特。
而她对未来的畅想, 让人心动不已,恨不得早日去实现它。
下午,黎司越带史佳瑞去临时的日化厂看生产线。
从沐浴露到卫生用品,包装上做了两种设计,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版本。
史佳瑞摸了摸瓶身上贴着的封面纸,不由皱眉,这容易脱落,防水也比较弱。
她才想起来,现在的电脑还笨重,没法大范围使用,激光打印等技术也还没出现。
她这次来,就是想让塑料厂在生产袋子时,顺便在表面印刷上图案、地址、电话等信息。
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有点难以实现。
不过困难就是用来解决的,史佳瑞并不畏惧。
史佳瑞看了看,问道:“日化厂没有准备样品吗?”
“我觉得可以考虑设计一批小样品,作为套装送给与会的贸易商,这都是潜在的客户。”
很多她在原来世界习惯的东西,在这里还是很新鲜的概念。
比如赠送样品,这是一笔投入,厂家不见得就愿意花。
黎司越听史佳瑞这个提议,觉得有意思,“我们跟厂长聊聊。”
是的,黎司越给日化厂找了个厂长。
余锦楠,55岁,留学过,祖上出过皇商,解放前办厂、支援抗战,解放后,纺织公司改为公营,而他提前退休了。
这回的运动中,余家因为有这个背景,并未受到太大的波及,但也韬光养晦,不大露面。
黎司越费了些功夫才把人请来当日化厂的厂长。
事实证明,余锦楠思考的角度确实与别人不一样。
他要尽力在这些产品的设计上更符合西方人的审美,包括味道、留香程度等。
与国内的完全是不一样的配方版本。
工厂的诉求是卖产品,文化是等品牌壮大后,再来考虑的事情。
黎司越给余锦楠介绍了史佳瑞,并提了样品的说法。
余锦楠戴着一顶鸭舌帽,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裤子,看着就像一个普通的中年人,但是他的眼睛,让人知道这不是个普通人。
余锦楠颇有意味地看了黎司越一眼,转头跟史佳瑞聊了起来,越聊越兴奋。
西方人经济条件好,人人舍得在自身上花功夫。
史佳瑞提了个奢侈品概念,特意提了香水,不怪她熟悉,而是原来的世界,她身边有几个人是狂热的香水爱好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