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萍是最上心的,一天要看好几回,因此她在看到木框里那层薄薄的稻草表面冒出了蘑菇丁儿时,忍不住大声叫嚷起来。
“蘑菇长出来了,长出来了。佳瑞,你成功了。”
她的大声嚷嚷,一下子就把其他知青都吸引了过来。
知青们凑在木框前,盯着那一丁点的蘑菇瞧个不停,眼里满是惊喜。
“都让开,别围着木框了。”李泽宝见有知青有伸手去碰,开口说道。
草菇长得快,一天一个样,史佳瑞每次下工回来,都能看到有两三个知青围着。
“史知青,怎么有两朵蘑菇长那么快?”李泽宝皱着眉问。
史佳瑞瞅了一眼:“是杂菌,拔掉吧。”
“这不能吃?”李泽宝伸手把那两朵最大的拔掉。
后脚进门的刘爱萍见了,不由心疼得不行:“怎么把长得最好的给拔掉了?”
“这不是草菇,现在不拔掉,它会和草菇争夺营养,等到开伞,孢子散得到处都是,这整框培养料都废了。”
史佳瑞头也不抬地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啊。”刘爱萍恍然大悟,“佳瑞,那我们什么时候能摘草菇?”
“还得一周左右。”史佳瑞估摸了下时间,“种的不多,可能也就够炒一盘。”
“没关系,有得吃就行。”刘爱萍喜滋滋地说。
李泽宝点头:“什么时候种第二批?”
“天气开始升温了,我们可以直接种在地里,也可以搭个棚子种。”房间里的空间还是太小了。
知青们谈论草菇的事儿,很快就叫其他队员知道,然后整个大石大队都知道知青们在种蘑菇了。
石在峰听说了,下工后特地过来知青点一趟。
他生怕知青们瞎吃蘑菇,结果把自己毒死了,到时候他们这些大队干部都吃不完兜着走。
木框里,挤挤挨挨长着鼠灰色的蘑菇,现在看着就比竹签粗一点。
石在峰看了好一会,不确定地问:“这是包脚菇?”
他以前当兵的时候吃过,味道确实还行。
“是的,它的学名叫草菇,这是第一次种,没有经验,长得不大好。”李泽宝说道。
史佳瑞几个女知青去洗衣服了,知青点里他最清楚草菇的种植过程,由他来说最合适。
史佳瑞说这次的培养料还是不够好,下回再改进,长的草菇会更好。
“……”石在峰有些无语,这还不叫好?
“很不错。”石在峰说道,没想到包脚菇还能种,这些知青还挺有脑子的。
“等我们熟练掌握了技术,找到其他菌种,就可以大规模种植。”李泽宝暗指道。
大规模种植三个字,确实让石在峰有些心动,不过他什么话都没说。
但具体怎样,还是得再观察观察。
石在峰什么都没说,李泽宝也没在意,这草菇都还没摘第一茬呢,确实没法让人信服。
过后,其他大队干部也陆续来看过,接着是感兴趣的村民和小孩子,但更多的人是不看好。
很多村民都觉得知青不务正业,不好好忙春耕,搞这些歪门邪道的东西。
但在小孩子眼里,却是跟大人完全不一样的看法,特别是以石明华为首的一群小孩子,对史佳瑞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因着草菇是石明华带来的,史佳瑞就承诺,种下一批草菇的时候,给石明华匀一筐。
这可把石明华给兴奋得不行,在小伙伴之间炫耀个不停,他已经迫不及待想体验一把种草菇的乐趣了。
仙河市,李正华收到了儿子李辉寄来的信,说要帮爷爷奶奶修旧的收音机,让他帮忙找三个零件寄过去。
他皱着眉,把信翻来翻去看了两遍,信很短,李辉没有提及两位老人身体怎样,且罕见地没有诉苦。
市里要建化肥厂的消息已经不是秘密,很多人都在找关系,看能不能把自家孩子给塞进去。
工作难找,孩子太多就只能下乡,现在有这个机会,谁不想抓住?
但跟其他人只盯着这个工作不同,李正华的考虑要比别人更深一些,化肥厂看着好,但他的劳动强度、对身体的损伤度等,并不见得更好。
李辉在虽说是在乡下当知青,但有当大队长的李爷爷护着,根本就吃不了多少苦,以后有更好的机会再回来。
李正华琢磨了下,决定另外写一封信给老爷子说明情况,免得老爷子得到消息,还怪他这个当爹的不给想办法。
说实话,市下面那多的人民公社,他们也很难拿到名额,侥幸得到的,要么关系硬,要不就是某方面特别突出。
李正华下班后,匆匆是红星街的维修部购买了零件,当天晚上和妻子商量了下,准备了些吃的,第二天一早寄了出去。
而在乡下过得乐不思蜀的李辉,丝毫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实在是有太多好玩的了。
这日,他去公社玩,听人说大石大队有知青在种蘑菇,一副嘲笑的口吻。
李辉一听就来兴趣了,他可喜欢吃蘑菇了。
他本来以为到了乡下,山上到处都是蘑菇,结果爷爷奶奶告诉他,全都不能吃,但夏天的时候,茶林里会有一种非常美味的蘑菇,可以摘了吃。
所以李辉就一直等着夏天的到来,现在听说大石大队自己种蘑菇,他只是听到就开始馋了。
他从公社回去后,就兴冲冲地跑去找李老头,他要请假去大石大队,如果能学习下种蘑菇的经验就更好了。
李老头觉得种蘑菇的事儿不靠谱,别看他老板着脸,其实可宠李辉了。
因此李辉没怎么磨他就同意了。
第二天,李辉吃了早饭,才慢悠悠地带上李老太给李金兰准备的东西,往大石大队而去。
李金兰看到李辉,还以为他拿到收音机零件了,一问,竟然是为了知青点的蘑菇而来的。
李金兰有些哭笑不得:“我去看过了,就一小框里种着,长的草菇都不够炒一盘的。”
然而李辉的关注点并不在这上面:“所以大石大队的知青是真的种出蘑菇了吗?”
“是的,种出来了。”李金兰点头。
李辉眼睛亮晶晶的,“姑姑,那我去知青点看看。”说着,人就跟一阵风似的跑出去了。
李金兰刚要说话,就发现人已经跑了,她不由摇头,这侄子性子怎么那么急?
此时,史佳瑞看着木框里大大小小的草菇,说道:“中午可以先摘一点炒了吃。”
刘爱萍马上拿一个小竹篮过来,“我来摘,我来摘。佳瑞,要怎么摘?”
“用剪刀剪掉根部,或是按住根部,旋转轻轻拔起。”史佳瑞指点道。
她对这一批的草菇不是很满意,果然是未经过优化的品种,无论是大小、成色、产量,都比预想的差不少。
刘爱萍照着史佳瑞说的方法,成功摘了一朵草菇,兴奋得嘴都裂开了。
好些个知青也围了过来,也期待着也体验下摘蘑菇,刘爱萍摘了两朵,就让了一旁。
钱爱华和周妹真撇撇嘴,站在最后面,凑在一起咬耳朵。
“嗨!”李辉到了知青点,见院门大敞开着,就先大声地招呼道。
钱爱华靠近门口,往外瞅了一眼:“你找谁?”
“史佳瑞史知青在吗?”李辉扬声问道。
史佳瑞听到有人叫自己,声音还挺熟悉的,她走出来,见是李辉,不由有些意外:“你找齐零件了?”
“还没。”李辉摇着头走近大门,“我听说你们在种蘑菇,我特别喜欢吃,过来看看,顺便学习一下。”
“佳瑞,这是谁?也是知青吗?”刘爱萍问道。
“这是李辉,李主任的侄子。”更多的史佳瑞就没说了。
李辉笑眯眯地说:“你们好,我是双木大队的知青,很高兴见到你们。”
“你好,进来坐吧,我们正好在摘蘑菇。”一旁听着的周妹真抢先说道,悄悄挪了下,挡住了刘爱萍的视线。
李辉一听摘蘑菇,不由兴奋了:“我能看吗?”
史佳瑞点头:“进来吧。”
此时几个男知青已经体验了一会摘草菇的感觉,一致觉得很新奇。
李辉是个自来熟,几句话之下,大家就同意让他也尝试一回。
“这是草菇,用来炒鸡蛋、炒肉特别鲜,超级好吃。”李辉吃过的菌类不少,说起来头头是道。
“还有一种香菇,口感更有韧劲,非常的香。不过最好吃的还是要数北方的榛蘑,跟鸡肉炖简直是绝配。”
刘爱萍听得偷偷咽口水,问史佳瑞:“佳瑞,他说那什么香菇、榛蘑的,能种吗?”
“有菌种,就有成功的可能性。”就经济效益来说,香菇肯定是比草菇高的,也是她准备让知青点下半年完成的目标。
史佳瑞并不打算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
以她的能力来做这些是绰绰有余的,但未免太浪费。
且知青点的知青,最低也有初中学历,用来干不擅长的农活,未免太浪费了。
史佳瑞想找事情让知青做,让大队做,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增加收入,在那之后她可以抽9sj出时间做其他的研究。
她可没打算一直在知青点一直待着,然后跟其他知青走有限的几条路。
这样去争抢有限的名额有什么意思?自己走出一条路来不香吗?
李辉吹嘘自己吃过多少种蘑菇,李泽宝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聊着聊着,就问到他有没有路子买到干香菇。
“这不好买吧,我也是托长辈的福才吃到的。”李辉也不傻,当然不会应下。
史佳瑞说:“如果你能帮忙找到香菇等菌类,我不只免费帮你修那个旧收音机,还能帮你组装一个收音机,可以收到更多电台的收音机。”
现在的收音机,能收到的电台就两三个,而不见得每个电台都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李辉听了眼睛一亮,但嘴里却说道:“如果是矿石收音机就算了,我也会做。”
“不是矿石收音机,但收音机的性能如何,就看你弄来的是什么零件了。”史佳瑞早起的研究很杂,后来进入龙腾研究所后,才专注于生物材料材料的研究。
对于这个年代的科技,史佳瑞不说熟悉,但有脑中实验室的辅助,上手还是很快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