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沈清梧,沈清梧一本正经的盯着饭碗里的菜,他笑了笑:“清梧和我都还不着急。”
沈清梧低头脸红,他本想私下问问柳应渠,怎么颜台一来你就要出去了,现在被谭大娘这一问,倒是把沈清梧问住了。
沈知水和陶然成亲后,他和柳应渠去参加了喜宴,还没到一个月的时间沈知水就怀孕了。
现在沈知水在陶府就是第一要紧的人,沈清梧和他是兄弟,打上门看了几回,沈知水和从前有些不一样了,就觉得没以前尖锐了。
当然两个人还是斗嘴。
“你科举本就没多少时间和清梧亲近,现下有时间就该好好和清梧在一起。”谭大娘说道:“在府上静养不是静养了,还要去外面。”
“这去外面看看风景总是好的。”柳应渠心想他怎么不想了,他想的不算。
皇帝非要他去,他总不能跑了,再者待在家里,这颗脑袋可就没了。
谭大娘吃完有些失望她回屋了。柳应渠还饿着,还在饭桌上吃鸡腿,又吃了一块鸭肉。
“清梧,多吃些。”柳应渠给沈清梧夹了青菜:“美人就应该多吃些青菜,你一天天都是大鱼大肉的。”
沈清梧一听这话,想掏出自己的小镜子来照照,他发现今日没带小镜子,他只能用手捏了捏自己的腰:“是胖了吗?”
“没胖,就是想你多吃些青菜。”柳应渠真觉得老婆不爱吃青菜之类的就喜欢吃肉,每顿都是大鱼大肉。
沈清梧看在是柳应渠的面子上勉勉强强吃了这根青菜。
柳应渠盯着又给他夹菜了。
两个人吃完饭难得在花园里走走,起初这院子里也是光秃秃,的种下了乘凉的大树,连着栽种了几株月季,还有些沈清梧叫不出名字的花。
他心里琢磨着文人的府上总不能是光秃秃的,就喊了花匠栽种了一些。
“颜台今日来找你是不是和你静养有关?”沈清梧让周围的奴仆都走了这才问道。
他可不信柳应渠出门走走这鬼话,凤眸上挑。
“有些差事要办。”柳应渠心想没准洗清了舅舅身上的泥,还能给老婆挣一个诏命。
这事可不能让,这诏命越高越好。让一些宵小见着了沈清梧就不敢动他分毫。开开心心,张扬的做着小少爷。
等挣上诏命又可以歇会儿,柳应渠安慰自己。
“有危险么?”
柳应渠没说实话:“就去外面看看,我有事就给你写信。”
沈清梧踢了踢石板上的小石头:“娘说的事,你怎么想?”
这生孩子的事,柳应渠下意识去看沈清梧的肚子,沈清梧脸上立马就爆红,他捂住肚子,他刚捂上又觉得不妥,明丽的脸上看上光彩夺目,瞧着就貌美如花。
“我不知道。”柳应渠含糊道,他移开了眼神,耳尖还有些红。
沈清梧闷闷的踢石头,也不说话。
“现在的产婆怎么样,医术如何,我还没有了解。我总要去看看书去问一问,才知道这事该怎么办,我不想你受苦。”柳应渠低声说:“也不想就因为什么就把你给丢了。”
“你就是书呆子!”沈清梧闻言有些好笑,心里却是高兴起来,像是有羽毛轻轻的拂过一样,让他整个人就变得很柔软。
只要轻轻的一戳就能凹下去。
以前男人要孩子哪还有去问夫郎的意思,要什么去了解这方面的事,沈清梧就没听过这事。
“幸好是你当了我的相公。”沈清梧笑着想。不然可能当上从六品修撰还不至于把他休弃了,舅舅一垮台,估计早就撇清了关系。
“你想要孩子?”柳应渠去看老婆。
“自然是想的,你以后去上值,还有个小的玩。”沈清梧大大方方的。
柳应渠没话说了。
夜里两个人努力了一把,再加上真是上值时间太早了,回来也没什么精力,两个人都没好好亲热。
柳应渠又回想起了李掌柜的书,用了两三页。
沈清梧凤眸充满了雾气,在他背上狠狠的划出了痕迹。
柳应渠正待叫水。
沈清梧捂住自己的肚子喃喃自语。
柳应渠凑上去听。
“生孩子……生孩子……”
柳应渠看着沈清梧的样子,觉得怪涩的。
他叫了水进来,老婆还抗拒。
柳应渠这三日也没现下功夫来,给小伙伴们说了一声让他们帮衬点,小伙伴们很靠谱,纷纷表现包在他们身上。
谭老二早出京城了,前几日谭老大也屁股尿流的跑出了京城,一听沈忧出事再加上在京城上实在没有门道,他就带着家人一起回清水县。
“柳兄,你买的什么书?”焦鸣问道。
“闲来无事就看看,这是关于产婆和产夫的书。”柳应渠有些不好意思。
陶然一听:“你家有了?”
“没,先了解着。”
小伙伴们聚完后,陶然悄悄的去书店也买了几本,美滋滋的回家去了。
他家知水还怀着身子,他是该好好了解一下,以前倒是从未想过,这哥儿怀孕也辛苦,他也要当一个好父亲。
“你傻乎乎的笑什么?”沈知水在院子里看见陶然,放下手中女红。
“就想你啦。”陶然跟柳应渠学的,这小子特会装傻充愣卖乖。
沈知水唇角上扬。
三日的时间转瞬即逝,酒楼受到了影响,但还兜得住。柳应渠低头收拾自己的小包袱。
沈清梧吃着桌子上的葡萄,他走上前来想要贤妻良夫一番,表现一下:“柳郎,你坐着我来。”
柳应渠被推着劝着坐到了椅子上。
他就看着沈清梧把他的包袱里的东西全拿出来了,放了很多的干粮和肉干,还有一壶超大的水,还严谨的放了一把匕首,接着开始放银票……???
放了一张又一张。
把整个包袱都放满了,他还觉得不够:“罗罗,你给这包袱绣上几针。”
等蒋罗罗绣完就形成了一个内包,沈清梧把银票放在里面藏着。
“带那么多东西做什么,带把匕首防身,带点干粮和水,其他的用银子买!”沈清梧边收拾边说。
咱有的是钱。
柳应渠心中十分感动。
老婆,我如花似玉,貌美如花,人见人爱的老婆。
“这样就妥当了。”沈清梧收拾完了,他觉得一点也不难,瞧柳郎还很满意。
蒋罗罗彻底麻了。
次日一早,柳应渠痛苦的起了一个早床,在沈清梧额头上亲了一下就带着自己的小包袱走了。
颜台带着自己的大包袱在京城门口等着。
这几日他已经因为给柳应渠求情也被昭烈帝停职滚回家了,这明面的借口已经找好了。
他看见熟悉的身影高兴道:“柳兄,你终于来了。”
两个人爬上马车,颜台看见柳应渠的小包袱,心里觉得柳应渠太轻率了。
两个人坐到江南郡的边界,柳应渠一路上睡过去的,颜台一路上忐忑不安,时常担心自己的脑袋,常常在梦中惊醒。
这马车是昭烈帝派人驾驶的,车夫把他们送到江南郡后就无情的驾车离开了。
柳应渠去找了客栈先住着,颜台也把包袱放下了,江南郡的街上热热闹闹的,柳应渠去买了一份江南郡的地图,他们到达的地方叫做永安县。
这地处江南郡和海朝郡的边界,县令已经在这位置干了三十年,因为政绩平平一直没有升官。
柳应渠看这里繁华依旧,热热闹闹的,秦楼楚馆也多,柳应渠走在街上就看了不下于四处。
颜台:“这永安县看上去没什么问题。”
陛下让他们重点查看永安县。
柳应渠坐在大街上叫了一碗馄饨,颜台也坐下来叫了一碗馄饨。
“好嘞,客人马上来。”
颜台吃了一口觉得不好吃,难怪这馄饨店的人这么少,他搁置了筷子,柳应渠低头认认真真的吃。
“店家我有事想问你。”柳应渠放了一两银子。
店家脸上立马热情起来了,一看柳应渠空荡荡的碗,心里更是舒服了,十分乐意和柳应渠说话。
“公子请问。”
“我听说江南郡这几年出了大灾,怎么这街道连一个乞丐也没看见。”
“一看公子就是外地来的,其他地方不知道,永安县这处是把流民,乞丐,贫民放在外城,就是贫民窟里。禁止他们进来的,怕是带了病。”
柳应渠应声:“店家,这地怎么走。”
“公子,那地方脏得很,你这样的贵公子去那地干什么。”店家还是给柳应渠说了。
柳应渠把银子递给店家,他笑了笑:“其实我也称不上贵公子。”
他记得很清楚,他曾经吃过只有几粒米的汤水,住的房子还会漏雨,在书院里没银子的时候就是吃着咸菜和饭度日,他仍然记得。
他应该是贫民窟的人。
店家愣了一下。
永安县的外城和内城完全不一样。这里的街道还是历经灾难时的样子,房子还是破烂的,墙块倒在地上。刚下过雨,地上乌黑黑的污渍还有很多混在一起的液体,整个地方都是臭烘烘的。
在还未倒下的墙体下还有几个人靠在墙壁上,那甚至不能称为是人,面如饥瘦,静静的没有动弹,只有从偶尔的胸膛起伏中还能发现这人是活着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