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院门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柳云愿提着灯大喊:“谁啊,来了,来了。”
“你兄长。”
柳云愿一听这话,连忙上前把门打开了,柳应渠湿漉漉的站在一旁,谭大娘连忙煮了姜汤。
“应渠,这么大的雨你怎么回来了?”
以前柳应渠一般不会回来,就拿着钱在清水县里找客栈。
“我没事,娘。”柳应渠拿帕子擦擦脸上的雨水,他笑着像是献宝一样:“我给买了鸡苗还有老母鸡,以后就在院子里养鸡。”
鸡笼里的鸡苗倒是没有柳应渠那么湿透了:“我拿衣衫遮着,还是有些湿了。”
鸡苗可不好养。
“这鸡苗哪有人重要。”谭大娘快心疼死了。
“还给娘和云愿买了一件衣服,我见你们的衣服都泛白了,有些破旧。”柳应渠接着又把一些肉和大米拿出来,拿到糕点时手指一顿。
“应渠,衣服还有哪用买。”谭大娘拿着新衣裳爱不释手,嘴上还是有些责怪。
“赚钱就是要拿来花的。”柳应渠又把几包糕点塞进柳云愿的怀里:“吃,使劲吃,背篓里还有。”
柳云愿一看是很贵的糕点,他嘴巴都不利落了:“哥、哥你鬼上身了?”
柳应渠:“……”
果然柳云愿多少有点怼人的功夫在身上。
“我一个朋友买的。”柳应渠说道。
出手有点大方,让柳云愿有些不敢相信,他怀疑是柳应渠哪个相好的。
“应渠,喝姜汤。”谭大娘把姜汤给柳应渠。
柳应渠洗完澡换了一件袍子,头发披在肩膀上:“谢谢娘。”
谭大娘又把鸡仔和老母鸡关进鸡圈里,笑容满面。她回到屋子里把柳应渠买的衣服看了又看。
第12章 换人
昨夜的雨下得很凶,又是刮风,把田地里的庄稼都压弯了腰,乱糟糟的一片,这还不是最糟糕,最糟糕的是柳应渠一觉醒过来,房子里积水了,他抬头就能看见房檐下在滴水,滴在了他的房间里。
柳应渠:“……”
生活是多么艰难。
柳应渠盖上被子,瑟瑟发抖。
吃早饭的时候,外面的人已经在谈闲话了,柳应渠吃着馒头:“娘,大米怎么还剩这么多,我不在的时候你和云愿也要吃。”
“我知道了,家里不景气,你等会吃完了去看书,娘去地里排水。”谭大娘笑着说:“等会云愿记得给我送饭,我中午就不回来了。”
柳应渠问道:“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比起往年差一些,老天爷阴晴不定。”谭大娘谈起庄稼还是有些门道:“有时雨多,有时雨少了,庄稼不好长。”
“谭大娘,走上坡了。”一个女声喊道。
“应渠,云愿,我先去了。”谭大娘拿着一个白面馒头,急冲冲的走了。
“你还吃白面馒头。”万婶子羡慕道。
“应渠回来了,吃点好的。”谭大娘笑呵呵的。
万婶子:“你家应渠变了不少,昨晚不是下好大的雨,他还好心把王婶送回家了,同做一辆牛车的朱小花就没这么幸运了,乌漆嘛黑的把腿给摔伤了。”
谭大娘:“都是一个村的,互帮互助,就是应渠身体才好就淋雨,有点心疼。”
万婶子:“娘哪有不心疼儿子的。”
“你们家应渠还好,哪有村口的李家那口子,真还就一天只知道跟着街上的混混。”万婶子呸了一声:“把他们家拖累死了,还酗酒,喝完就打家里的哥儿。”
谭大娘心想,她家的应渠可没有那坏习惯。
万婶子见谭大娘也没附和她,她也习惯了谭大娘的性子,说完别人家的闲话,万婶子心里已经满足了。
柳应渠在家帮忙收拾碗筷:“云愿,家里还有瓦片没?”
柳云愿正洗碗,闻言抬起头来:“没有,最近没什么大暴雨,屋子里中午就干了,也不用担心。”
柳应渠还是把这个放在心上。
“哥,你还是去看书吧,我自己来做。”柳云愿还是不想耽误柳应渠读书。
“没事,耽误不了什么功夫。”柳应渠把碗放进碗柜里,又和柳云愿一起把鸡圈的鸡喂了鸡食。
柳云愿看着鸡仔跟在母鸡身后,脸上有了笑容:“等小鸡长大了,就可以去镇上卖蛋。”
柳应渠知道这里的鸡仔还要些时间,柳应渠知道清泉村里有一片后山,他想读会书去后山碰碰运气。
柳云愿背着背篓,拿水瓶从厨房里装了水,柳应渠见状:“水是烧开的水吗?”
“不是。”柴火也不能这么浪费。
柳应渠强硬道:“必须喝烧开的水,不然会有生病的可能。”看见柳云愿不信的眼神,柳应渠继续道:“这是夫子说的。”
“那我烧开了再走。”柳云愿有些害怕,现在生病后不好治,要花大价钱,没准还会留下病根。
等柳云愿走后,柳应渠打开书本,看了半个小时就有些乏了,他的眼皮在亲吻。
他铺开一张纸,关上书本,把自己看的内容能记住的默写下来,把一张纸写得密密麻麻的。
半个小时就是他的最佳读书时间,柳应渠找了一个背篓,拿了一把小锄头。
后山上的人不多,柳应渠把湿润的草丛扒开,看见了蘑菇,正好是天晴后,蘑菇冒头的不少,捡了一些放进背篓里。
“这里应该会有草药吧。”柳应渠道,他也不怎么认识草药,但几个熟悉的还是能认识。
柳应渠突然眼睛一亮,弯下腰拿小锄头挖了几株普通的草药。
这几株药草清热解毒,能治疗喉咙痛和感冒,以前他们团队去深山老林里探寻遗迹,队里有一个人生病了,药品也完了就是用的这些草药。
他忙活了半天,挖了不少,但真正值钱的还是没看见多少,不过也差不多了,柳应渠背着背篓往回走。
他才一到家门,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男孩就惊喜的抬起头来:“云愿哥哥!”一见是柳应渠脸就垮下来了。
“你是哪家的?”柳应渠把门打开,从屋子里拿了绿豆糕给李冬冬吃。
“我是村口李家的。”李冬冬吞咽口水,有些坐卧不安:“我不吃。”
“云愿还没有回来,你先坐着等,吃吧,不吃就浪费了,我也不爱吃这些。”柳应渠也没在这坐着怕小孩约束,他去院子里处理蘑菇和草药。
李冬冬看了一会儿,香气钻进他鼻尖,他还是一个小孩子,怯生生的问道:“应渠哥哥,我能吃吗?”
那声音跟猫儿一样小,要不是柳应渠还留了一分注意在那边不然就听不见了,他道:“吃吧。”
李冬冬松口气,也没有多难小心翼翼的拿了一块糕点。
真好吃。
“你能帮我喂喂鸡吗?”柳应渠站起来见李冬冬一直看着小鸡。
“好,我一定好好的喂鸡。”李冬冬眼中一亮,跑了出来拿着鸡食开始喂小鸡,毛绒绒的好可爱的小鸡。
应渠哥哥也不像之前那么讨厌他了。
“冬冬,你怎么来了?”柳云愿赶回来做饭,看见李冬冬心头有些高兴。
柳应渠避嫌去了自己的屋子,没过多久就听见了小孩的哭泣声,还有柳云愿的骂声:“他去县城里偷东西被打断腿了,回来还要拿你和柳大哥出气,这棍子怎么没把他打死呢!”
柳应渠:“……”
“天杀的,你还这么小,他也下得了手!”柳云愿看见李冬冬手臂上方的青紫,心疼坏了。
等柳应渠出来吃饭的时候,李冬冬已经不见了,柳云愿还是愤愤不平:“这李义太不是人了,不仅是个混混还打夫郎和孩子,以前要是柳大哥,他早被打死了!”
柳应渠没吭声,他也知道这件事,村口的李义跟着混混在一起,经常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有一次被抓住了主人家要把他打残废,还要见官。
他的夫郎听见消息就挺着大肚子去求情,主人家本来在打李义,结果他夫郎去拦着就把人的孩子打没了,主人家心虚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柳容大哥太可怜。”柳云愿也没有办法,柳容大哥又不愿意和李义分开。
“云愿,你们一般是怎么赚钱?”柳应渠问了一个牛头不对马嘴的问题。
“我们在家帮忙种地,还有绣帕子去镇上去卖。”
“你们会织布吗?”柳应渠问道。
“我没碰过。”柳云愿窘迫的说。
“这日子要自己过,不行了就换一个,我路过清平镇的时候,看见有人家在招绣坊的人,包吃包住,银子有些少。”柳应渠说完,把饭菜端好:“我去给娘送饭。”
柳云愿还来不及说话,柳应渠就已经不见人影了。他琢磨着柳应渠的话,眼睛一亮。
“村口李义又打柳容了,造孽啊,要不是李义偷看了柳容的身子,柳容哪会嫁给一个混混,害得冬冬也挨打。”
“这个李义,我们去劝他,还要把我们也骂一顿,打柳容打得更狠了。”
“李义还把家里的钱都拿走了,我昨天看了一眼,柳容穿得破破烂烂的,只有冬冬身上还有些好布料。”
柳应渠拿着饭一路上就听见这些闲言碎语,他加快了步伐。
谭大娘在田间擦汗,一眼就看见柳应渠了:“应渠,你怎么来了?”
柳应渠笑道:“娘,我来给你送饭了。”
李家
“柳容!柳容!死哪去了!我饿了!饭呢!”李义捂住腿躺在床上有些难受,脸上有一道从眼角到下巴的刀疤,看上去凶神恶煞。
柳容站在厨房里端着一碗热汤,颧骨凸出,脸色苍白,脸上青痕交错,像是一张破旧的纸,风一吹他就会消散。
柳容神色冷漠的端着一碗热汤,又从屋子里拿了一把剪刀。
幸好冬冬没有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