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梧像是被烫了一下,脸上和脖子上立马就爬上了一层红晕,耳根子红透了,凤眸圆溜溜的看着柳应渠,要不是还顾忌着肚子,他估计能从软塌上跳起来。
“你,你……”沈清梧没说个所以然来。
柳应渠慢吞吞的给沈清梧擦了擦脸:“我不脏。”
“ 谁给你说这个了?!”沈清梧小声嘀咕。
天气越热,工部的活也重,工部侍郎还在民间修堤坝,修得怀疑人生了,这天这么热,怎么可能还会下暴雨,要不然还是去修水渠吧。
这天热得不行,还有修堤坝的工人热得中暑了,那边还备了一个棚子供人休息,田地里的庄稼有了筒车还好受些,筒车能把河流里的水排上来灌溉田地,没筒车的就要枯死了。
有干旱就会有疫情,有流民。《文献通考》中记载“南方大汉,百姓流亡。”,在《后汉书,陈王列传》中也记载过:“旱至五谷伤,民众亡。”可见干旱对国家的危害很严重。有人已经八百里加急回京城去报信去了,可是这一去一来又要死不少人了。
在京城中也不轻松,柳应渠分给了最近最忙的工部,工部尚书阮广祖还在批文书,按道理柳应渠作为工部主事就是给工部尚书和工部侍郎打下手的,这工部侍郎被派出去干活了,柳应渠也承担了工部侍郎的活。
只能说是忙到飞起。
“京城里的田地有干枯的迹象。”官员们进进出出的,来回汇报。
“加大筒车的投入,让工匠所的工匠们再加把劲。”阮广祖揉揉眉心有些疲惫:“我今天就给陛下写个奏折,京城这边还是算好的了,那周边的郡县怕是不好了。”
柳应渠拿着文书整理起来,阮广祖叫了他一声:“应渠,你跟着底下的人去田间的秧苗里看看。”
“好,阮大人。”柳应渠放下文书跟着走出去,同行的人有温尚,是一个劝农官,柳应渠心下就放下心来了。
温尚是懂田地的:“这天什么时候才下雨,快点下雨。”
柳应渠:“估计八月初。”
温尚忍不住说道:“但愿如此。”这八月初才干旱了一个月还能挽回损失。
几行人来到田地间还带着工具,温尚毫不犹豫就跳进了田地里去观察秧苗和地,筒车浇灌着田地,温尚心里也不禁啧啧叫奇,这筒车可真是一个奇物。
温尚心想在干旱给帮了大忙,以前就觉得节省了人力和时间,现在才明白筒车对于干旱有奇效。以前他在农村里,还有村子因为灌溉水源打架的。
柳大人真是奇人!
温尚去看柳应渠心想筒车出现得这么及时,让他都怀疑柳应渠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了哈哈哈。
他们看完田地又去农户家里看井水,有的井水已经干涸了。
“这口井还要往地下再挖,应该还能挖出来。”有懂的官员说道。
他们看过村子里的井了,只有这口井传来了不算坏的消息。
村子里距离河流的距离很远,要是把这口井打出来就方便了村民们。村民们一听这话很高兴,各自去家里拿工具去了。
“官老爷们可真厉害。”一个中年大汉结结实实的夸奖道。
柳应渠等人有些尴尬,他们露出一个腼腆的笑。柳应渠和大汉聊天:“大叔,我看你们很少种土豆,这是为什么?”
“外面传来的东西不放心,再说种了也不值几个钱,庄稼人还是要种粮食。”
柳应渠点点头。
没事,等水灾过后都会种上土豆。
柳应渠他们跑了几个村子,情况还算好,至少是天子脚下官员们不敢太敷衍自己的工作,战战兢兢的当打工人。
“我统计了一下问题,等我们回工部后再说说。”
“好的,柳大人!”反正柳大人会准时下值。
柳应渠一回工部又讨论到很晚,阮广祖又来交代了一些事,拖得更晚了,柳应渠没见过这么会拖的,柳应渠心里痛苦不堪,面上拿着本子记笔记,阮广祖满意点头。
“……”
他饿着肚子回去吃晚饭,晚饭早吃完了。他回到院子,沈清梧立马喊人去把小厨房的饭菜端上来。
“清梧,好饿。”
“多吃点。”沈清梧给柳应渠夹菜。
柳应渠吃完饭舒服多了,他最近太忙了,晚上还是陪着沈清梧去花园走走。
“这次的旱灾很严重么?”
“有点严重,但之后的困难还在后面。”柳应渠笑了笑。
青国入侵,旱灾过后就洪灾,八月初下了一场雨让天下人都很感激,结果这场雨没完没了就成了灾难了。而青国游牧民族,他们根本不靠田地,并且大多住在高地,水灾淹不着他们。
这一下就把目光虎视眈眈的投向了他们的好邻居大昭。
风霜染红大地,大昭又遇见了难得的小冰期,冬天冷得死人。
“清梧,家里的地怎么样?”
“种上了些蔬菜,还有你说的土豆种了不少,我把陛下赐给舅舅的地也用来种了。”他跟沈忧说了,沈忧不太在意这些,让沈清梧随便处理。
反正昭烈帝什么都赏,就是不赏银子,两夫夫同时想到心下都有些沉默。
日子一天比一天热,流民也越来越多,很多城门选择了关闭城门,不然县衙里的粮食供不了这么多的人,还容易引起暴动。
颜台这边也遇见这方面的困难,他到永安县当县令按照柳应渠的话屯了不少粮食。外城的百姓也在永安县登上户口不算是黑户了,能去县城里做活,但还是有很多人留着建设外城。
颜台这边给出的承诺继续建设外城的人能分一间房子,多干活的人多得,表现优异者他会招到县衙里。
在县衙内
“还在纠结?”柳云愿问着颜台。
“流民太多了,我这边不知道能接济多少。”颜台点点头。
“那就量力而为,不能接济硬要接济会把永安县拖垮的,该舍得就要舍得。”柳云愿说道。
颜台也明白这个道理,听了夫郎这么说心里更是下定了决心:“我就这么办。”
永安县接收一些老人妇女,哥儿,还有一些小孩。
没进去的人就对着永安县破口大骂,骂颜台是一个狗官,骂他的父母家人。骂了一通,流民们继续去其他地方碰运气。
颜台垂头丧气的回到府上,他跟夫郎诉苦:“我不知道做得对不对,我觉得他们挺可怜的,但我应该先把老人,妇女,哥儿和小孩先接进来。”
“我觉得做得很好啊,这可能就是二哥说的……”柳云愿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主要是柳应渠说得太多了,他在家话可多了:“同理心,相公你有同理心。”
颜台愣了一下。
在街上买了小吃,柳应渠陪着沈清梧吃着回府。
回到府上客厅里还摆着饭菜,蒋罗罗急忙的张罗着。
“罗罗,你干什么呢?还没到晌午。”沈清梧疑声问道。
“老爷回来了,看上去有些落魄,他着急要吃饭。”蒋罗罗说完又喊人去端了一碟水果。
天气正热,这水果也是放在井水里镇了镇,柳应渠给沈清梧给了几颗解解馋,“偶尔少吃些。”
柳应渠想着沈父的事,没过一会儿沈父就来了客厅坐下来跟个饿死鬼投胎一样开始吃饭,柳应渠和沈清梧有些懵。
沈父刨了两碗饭,沈清梧瞧着还给沈父乘了一碗汤:“爹,你怎么跟个饿死鬼投胎一样。”
沈父咕噜咕噜把汤一饮而尽才像是活过来一样,“我在外面这十几天就没吃饱饭。”
柳应渠给沈父递水果:“岳父,你不是带钱了么?”
“钱都被土匪给抢了,幸好土匪不要命,不然我就要交代了。”沈父心态还算好,毕竟走南闯北习惯了:“我一看哪是土匪就是一群百姓嘛,夏天天也热,我路过田地时看见不少秧苗都枯萎了,估计是吃不饱饭还是怎么的,就干起了土匪的勾当。”
才半个月外面就已经这样了?
柳应渠记得昭烈帝已经下旨让各地方赈灾还减了赋税。
“地方怎么样?”柳应渠关心的问道。
沈父说了一句实话:“这就要看地方的官员有没有良心了。”
沈父说着这句话又刨了几口饭就放下碗筷,看了看自家儿子,笑呵呵的:“有孙子了,真好,以后还是五品官员的儿子。”
沈清梧:“爹,是儿子不是儿子还不一定,你别把话说满了,不是儿子我也喜欢。”
“对对,我也是他外公,我也喜欢。”沈父对小孩挺喜爱的,可惜沈清梧长大后就是一个不孝子,越长大越不可爱。
这小孩生下来可不能让沈清梧带着,怕带歪了。要让自己三元及第的儿婿带着,是女孩和哥儿那一定也是知书达理的,要是男孩那就再考一个三元及第。
沈清梧把酒楼的账本扔给沈父:“该让你看了。”
沈父:“……”
家里的两个男人等沈清梧走后,这才去了书房,沈父说道:“应渠,买的粮食已经够多了。”
他来回的走动,突然按住柳应渠的肩膀疯狂摇动:“陛下真神了!他怎么知道要派我去收集粮食,陛下真是真龙天子!”
“我们这次的功劳可大了!”沈父激动的涨红了脸。
“不行,我立马要去向陛下回复这次的任务,任务草民我圆满完成了,几经九死,心中想到陛下就充满了力量,爬也要爬回来。陛下的真龙之气庇护着草民,让我获得了力量,陛下的恩泽时刻沐浴着草民,草民万万不敢懈怠,愿为陛下效死忠!”
柳应渠:“……”过了过了,马屁太过了。
柳应渠麻了,岳父这么聪明机灵的一个人,清梧却是意外的正直,还没有多少心机。
岳父心眼可真多。
有八百个心眼。
“岳父,我觉得还是要等等,现在去向陛下汇报也不太好。”柳应渠心想根本就没这个任务。
“不,我觉得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沈父冷酷的反驳了柳应渠。
他准备让沈忧在内阁里跟陛下说一声,他兴奋的就要走出书房了,柳应渠连忙拉住了他。
柳应渠艰难道:“岳父,我要向你坦白一个事。”
沈父:“?”
柳应渠认真:“岳父,其实我是骗纸。”
沈父瞳孔震荡:“???”
沈父看向自家儿婿真诚的脸,他有些回不过神来,什么叫骗子,他骗什么了?沈父的笑容渐渐凝固,渐渐消失最终变成了面无表情。
他搓了搓脸咬牙切齿:“应渠,你骗了我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