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应渠感叹了一阵时政,正巧这时蒋罗罗喊道:“姑爷,羊肉串好了!”
柳应渠立马快步想要跑,意识到谭大娘还有周围的奴仆在,文质彬彬道:“娘,您吃羊肉串么?”
“那我就去看看。”
用炭火烤出来的羊肉串加了一点味道,肉香皮嫩,柳应渠吃了一口心下就很满意了。
“少刷点辣椒。”沈清梧吃得很高兴。
“好嘞,少爷。”厨师有模有样的应声。
柳云华也吃了好几串,他放下喝了一杯水,“应渠,粥铺我也想去看着。”
柳应渠笑道:“那明日大哥就跟我一起去吧。”
柳云华心里松口气,高兴的应答:“好。”
次日一早,柳应渠跟着柳云华去城外的粥铺。
“大哥,你这里只要看着就好了,如果有人闹事在旁边京兆府派来的侍卫会过来帮忙,我在另外一边,时不时会过来看看。”柳应渠小心的叮嘱柳云华。
“好,我知道了。”
柳应渠还是给京兆府的侍卫打声招呼,多照顾关注一下这边的情况。
“柳大人放心吧。”
柳应渠去忙其他的了,这外面按照工部打的样子是一个聚集起来的村落,要给他们打几口井。
工部的人还带了一些母鸡和鸡苗来,给每家每户发几只养着,还能应应急。
“这个点挖。”有人说道。
柳应渠就拿出锄头挖了第一锄头,流民们跟着挖。
人数已经统计清楚了,每家每户领了鸡后脸上也带着高兴。
柳应渠干了一会儿就去看自家粥铺没出什么问题。
顾焕崇学着柳应渠上了一趟盘龙殿,昭烈帝正在打瞌睡,得了庞全的禀告这瞌睡就醒了。
“顾卿有何事?”昭烈帝有些稀罕。
“臣想求陛下下旨赐婚……臣愿用这次……”
顾焕崇话还未说完,昭烈帝就连连打住:“一道赐婚圣旨,也不需要什么,朕写字就完了,哪用什么换不换的。”
顾焕崇虽然觉得皇帝不着调,但这次也忍着脾气没劝谏,昭烈帝问:“顾卿,你家内人的名字。”
顾焕崇恭敬道:“夫郎姓白,单名一个芷字。”
顾焕崇把自己和白芷的事给昭烈帝解释了一遍,昭烈帝就让顾焕崇拿着圣旨走。
昭烈帝倒也不多问,也不发表意见,但到底圣旨还是给了。
顾焕崇为昭烈帝这点爽快心里却也沉不下心思,他拿着圣旨满心的都是白芷,有了陛下的圣旨谁也碍不了他们了。
爹娘也要听陛下的。
到了顾府打开圣旨便看见了天作之合这四个字,顾焕崇恭恭敬敬的,心里难得生了几分欢喜出来。
他已经琢磨着办婚宴了。
给什么人发请柬?
柳应渠在城外跑完活,还要去上书房给三个小矮子上课,对了还有两个小矮子是跟他一起去上书房的。
小太子大叫:“叛徒!”
萧寒:“我们才不是叛徒,你出不去嘛。”
小太子伤心的蹬腿:“叛徒!”
王景:“我们不是叛徒!”
小太子闻言更伤心了:“一对二,孤输了。”
柳应渠:“……”
柳应渠讲课讲得很快,他已经讲到《论语》来了,《论语》微言大义,柳应渠只能给三个小矮子举例子讲解。
等讲课完后,小太子眼巴巴的拉住了柳应渠,柳应渠只觉得一股凉气直冲天灵盖。
麻烦来了。
“柳夫子,孤也想去城外。”小太子说。
“太子殿下,臣曾经教过在其位谋其职,您的身份是储君,城外不太平要是太子殿下有所闪失,臣万事难辞。您是储君,您的事只有陛下和凤君殿下做得了主。”
最后一句才是重点,他做不了主。
小太子:“高位孤寡啊。”
柳应渠:“……”
你一个小矮子……算了,这是太子殿下,他要尊重。
柳应渠下值后,他回到家中沈父正好也在家。
“岳父。”
沈父让柳应渠坐下,慢悠悠的喝杯茶:“清梧去外面买东西去了,我们俩说说话。”
沈父:“我听说了朝廷的措施,这才是第一批流民,规模还算小的,还有很大一部分还没有来京城,京城的荒地没有那么多,还是要分给其他郡城去。”
“粮价也在逐渐攀升,京城这边我们按照原价卖了,很多人恨得牙痒痒,今日我还抓了一个弄虚作假的,说我们的粮食有毒。其他周边的郡城,我打算让我们沈家的人拿着粮食去周边也卖一卖。”
柳应渠拱手,心中有些触动:“岳父……”
沈父笑了笑:“不然粮食这是要烂在仓库里了。总之不管是陛下的旨意还是你假传圣旨,这粮食囤积得正是时候。”
沈父说着还是咬牙:“以后可别再骗我了。”
柳应渠不答话,这他不确定,只能低头一笑。
沈父:“……”
“聊什么。”沈清梧打外面进来,在外面遇见洪公子用自己的诏命给他压下去了,沈清梧现在正高兴着。
“没什么。”沈父说道。
“对了爹,仓库里好多粮食,我就拿去粥铺里去了。”沈清梧突然想起来说道。
沈父:“……我知道了。”
沈清梧又把一张红红的请柬放在桌子上:“顾焕崇请我们一家去参加他的婚宴,听说还是陛下赐婚。”
柳应渠心中大惊。
要给份子钱了。
柳云华跟白芷交好,他也知道当年顾焕崇和白芷的事,晚上吃饭时他看着请柬脸上带着笑:“白芷终于也能有一个好结果了。”
沈清梧点点头,他想着自己之前还误会了白芷和柳应渠有一腿,虽然柳郎给他解释了,其实他还私下去调查了,自从落水后柳郎就没去找过白芷了。
想着沈清梧还看了柳应渠一眼。
柳应渠心里发愁,他应该给顾焕崇多少份子钱才好。
给少了不行,给多了更不行了。
“我们给他们送三百两的份子钱。”沈清梧琢磨了一下立马下决定了。
柳应渠捂住心口,好吧。
柳云华连忙劝道:“清梧太多了。”
沈清梧:“我和顾焕崇关系不好,但白芷人挺好的。”
柳云华笑了笑。
正在吃饭的时候,突然下雨了,柳应渠看着雾蒙蒙的远山愣住了。
“干旱一个月了,终于下雨了。”街上的老百姓高兴的站在雨中,老天爷下雨了,他们的庄稼就好了。
流民们也纷纷抬起来,脸上的表情兴高采烈:“下雨了!下雨了!”
在路上赶路去京城的流民们也笑了起来:“下雨了!老天爷终于有眼了!”
就连在皇宫里的昭烈帝吃着饭听见了雨声心中也有一块大石头落下了,这大雨迟迟不来,今年的庄稼就要遭殃。
本来这雨下得很及时,结果这雨越下越大,越下越湍急就变成了一种灾难。山体滑坡,河水倒流,农田冲毁,房子坍塌。
又有不少百姓死在这场洪灾之下,洪灾甚至比旱灾还要来得更为凶险,秋收要九月份才能收割,现在才八月初,粮食还没有成熟。
大昭今年多灾多难。
在宗人府上被囚禁的明王也抬头看着天,沉默不语。
柳应渠戴上草帽就打算急冲冲的走。
“柳郎,还有蓑衣。”沈清梧打开门被冷风吹得一个哆嗦。
“差点忘记了,清梧你先进去。”柳应渠拿了蓑衣。
他先去了工部。
“应渠来了啊,还有的人我已经派人去叫了。”阮广祖也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你先坐着。”
柳应渠应答一声就坐下了。
陆陆续续工部的官员也到齐了,阮广祖看向众人:“现在我们工部担了大担子,护国寺山体滑坡,很多人被埋在里面,陛下已经先派军队去了,我们之中有懂地质的人需要去一趟。”
“在京城里的河道也需要疏通,这也需要我们工部的人去。”
柳应渠说道:“阮大人还要疏通人群,这事需要京兆府的配合,还有这样的气候下只能喝烧开的热水,井水和河水可能会受到污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