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朗俊秀的柳郎,他来养。
“这样会不会不好?”柳应渠战略性推辞。
非要老婆把软饭炫他嘴里。
“你不用我的宅子我就生气了。”
为了让老婆不生气,他也只能含泪接受了。
柳应渠很感动:“清梧,有你是我的福气。”
沈清梧头发上的玉冠摇了一下,样子矜贵又漂亮,十分得意的扬扬下巴:“你的福气还在后头。”
“柳郎你坐我们家的马车走,等我把生意谈完了就去云水县城找你。”沈清梧叫来驾马车的李叔。
管家也带了一个包袱过来:“老爷给柳公子的东西,柳公子等去书院拜访后记得去拜访云水县城的沈府。”
“好的。”柳应渠坐上了沈府的马车被沈清梧按在马车上亲了一下就跑下去,很纯情的感觉。
沈清梧也想亲近柳应渠但还是不要耽误柳郎赶路了,但要他什么都不做也太亏了。
随便把自己的包袱扔进马车里。
柳应渠坐在宽敞的马车上,还有瓜果和点心在上面,还有一壶热气腾腾的茶。
这才是他该过的日子,要是不读书就更好了。
柳应渠移开眼神这才看见马车上多了一个包袱,他手指一顿,无奈的笑了笑。
坐了许久的马车才到了云水县城,李叔把马车直接驾驶到了一座宅子。
“柳公子到了。”李叔叫了一声。
“辛苦李叔了。”柳应渠礼貌的道谢。
“柳公子不用这么客气。”李叔臊了脸,把马牵着去喂水。
“柳公子这间院子有三间房,还有一个浴池,因为少爷很喜欢大的浴池。”李叔解释道。
清梧也太会享受了,好羡慕。
“少爷不喜欢花啊草的,所以这边的院子是空的。”
柳应渠:“……”这不是空的,这是光秃秃的一片。
清梧的喜恶太分明了。
“少爷让我在这陪柳公子逛一逛,柳公子先去书院报道吧。”李叔爽朗的说。
“好。”柳应渠也不矫情拿了刘夫子给他的信去了云水书院
云水书院在当地很出名就在县城里,没跟清水书院一样还藏在山里。
云水书院只接秀才的学生,柳应渠已经看到了不少的书生,果然云水书院还是很受欢迎。
排了好长的队,柳应渠也找了个位置老实排队。
在他前面的男子很健谈很快就和柳应渠聊起天来。
“哇,你竟然是清水县城那边的案首,好厉害。”
“我是隔壁一个县城的第三名。”男子叫王灼清。
“我本来不想来读的,可是夫郎把我送来读书了。”王灼清唉声叹气。
柳应渠也生了同病相伶的感觉。
“我也有未婚夫郎的原因。”
柳应渠:“难道王兄也是吃软饭的?”
“何为软饭?”王灼清的娃娃脸有些疑惑。
柳应渠解释了一下。
“那我就是吃软饭的,这个词可真新鲜。”王灼清很高兴。
第35章 名不副实
这可不新鲜。
柳应渠麻了。
排队的人一步一步接近,很快就到了王灼清和柳应渠了。王灼清拿出推荐信和自己是第三名的证明,在椅子上坐着的夫子就把他的名字写上划了一个勾。
夫子从早到晚一直接待学生,头也没抬:“名字和名次。”
“柳应渠,清水县城第一名,这是我的推荐信。”柳应渠把推荐信递上去。
夫子抬起头饶有兴趣的看柳应渠,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后面还有很多人等着,把他的名字写上去划了一个勾:“明日来报道。”
柳应渠拿好凭证是一块木牌,这有点类似于以后上学的学生证,他看见不远方王灼清冲他笑着招招手。
“柳兄,这边。”
柳应渠快步走了过去,王灼清也拿着木牌有些忧愁:“我在云水县城还没认识的人,柳兄希望我们能分到一个班,我觉得你很有意思。”
“……”柳应渠自动忽略最后半句话:“你们县的第一和第二名不来云水县城读书吗?”
“他们都去宁阳郡城去了,去郡城里学习比县城里学习要好很多。”王灼清挠挠头。
“云水县城不是出了一个探花吗?”
王灼清:“十二年前的事了,虽然云水县城还有名望还但是抵不过郡城的招生,郡城的待遇也好,我听说还免费给你宅子住。”
云水县城这么多的人竟然还算少了,古代的读书人也多。柳应渠想到刘夫子给自己推荐的云水书院。
或许云水书院有过人之处。
柳应渠和王灼清边走边说。
“柳兄,你住哪?改日我们可以串门。”王灼清的脸很显小,没想到已经二十一岁了。
“我在簪花街最里面的宅子里。”柳应渠笑道。
“那你的软饭吃得好,那可是有钱人住的地方。”王灼清已经能灵活的运用这个词了。
柳应渠嘴角抽了抽。
“我到家了,柳兄明天见。”
柳应渠也走了会距离,簪花街距离云水书院不是很远,沿途还有很多的店,他走进了宅子里,已经传来了饭香味。
李叔连忙过来:“柳公子,这些人一直都在打理这座宅子,里面有一家四口人,他们负责煮饭和打扫卫生,还有两个小厮供给柳公子使唤。”
柳应渠觉得自己一下子就飞跃到了有人伺候的日子,他还有一些不好意思,觉得很不真实。
“这边的房间给柳公子收拾好了,您看看有什么不合适的,我再改改。”一个大约十六岁的清秀少年说道。
柳应渠跟着走进去,房间收拾得很好,被子和床垫都很软,周围的装饰典雅,柳应渠看中了在桌子上的一个花瓶。
“这个花瓶是古董。”少年冷不丁的出声。
柳应渠手指一顿,他小心拿起来打量花瓶身上的花纹。
“你叫什么名字?”
“燕止戈。”燕止戈面无表情的说。
“这个名字很好听。”柳应渠笑了笑:“你以后是跟着我吗?”
“正是。”燕止戈抱拳:“你去哪我去哪。”
柳应渠对自己的房间满意就是觉得桌子上的花瓶让他发慌,他坐在位置上用饭,是很家常的菜,三菜一汤,正好适合他吃。
“柳公子你今晚好好的睡觉,明日我也回清水县城了,等少爷把一桩生意谈完就来。”
柳应渠笑着应了一声。
李叔打算晚上带着柳应渠出去转转,柳应渠跟着出门了。
夜晚的云水县城比起清水县城确实繁华许多,他还能看见河面上有很多的船,其中一条游船画舫很精致还传来铃铃的笑声,柳应渠隐隐能看见几个剪影,和丝竹之声。
“这是回风馆的人,有女子也有哥儿,柳公子知道这个地方就行了。”李叔说道:“云水这个地方这种风气盛行,文人雅士追求风流之态,行事有些放荡不羁。”
柳应渠这样的长相很气质最受回风馆那些人的喜欢。
燕止戈抱胸在一旁。
柳应渠还看见了许多的商贩,还有陶瓷商人在卖陶瓷,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云水柔情似水,是很多人喜欢的地方,金粉楼台,景色楼阁也带着特色。”李叔还有一句话没说,最受欢迎的还是云水的轻歌曼舞和靡靡之声,以及美人。
沈清梧深受沈老夫人的喜欢,从小在云水县城生活,等沈父接回清水县城时多多少少带了云水县城的一些风气,喜奢侈,好文采,行事之间带着风流意气又有矜贵。
是一个金贵的小少爷。
“柳公子这边的书店应有尽有,还有题字的地方,众多学生都喜欢在这里留下自己的墨宝,要是写的字好看就能挂在书店外面也算是一种扬名。”
柳应渠把这件事记在心上了。
还有杂耍的,柳应渠站在旁边看,突然从天上掉了几条丝帕下来,柳应渠的黑眸有些茫然,被这突然的场景搞得有些懵。
他的头上立马飞了十几条丝帕,各种各样的颜色。
每条丝帕都带着浓浓的香气。
“看,那个书生好俊俏,诶,他怎么没动静。”上方的朱红的栏杆上一个女子捂嘴笑了笑。
“这书生好呆,怎么这是还没开窍,姐妹和兄弟的丝帕可都招呼到他身上去了。”一个穿着紫衣的哥儿语调调侃。
“不过他长得可真好看,每一分都恰到好处,气质也很吸引人。”
柳应渠回过神来地上已经布满了丝帕,他肩膀上还有几条,满身的香气。
李叔站在旁边有些尴尬,他凑得柳应渠很近,身上必不可免也沾染了香气,只有燕止戈在看见丝帕时立马飞快躲得远远的。
柳应渠:“……”
“这些秦楼楚馆的人,真是看见一个男人就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