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心中一喜本来天班就比不上地板他正准备说话,柳应渠接着说:“不过我把整本《孟子》不小心背下来了,没办法,我看着书就想背。我就是想告诉陶兄,我还是很羡慕陶兄的,没我这个毛病。”
“……”陶然笑容还来得及收回去就凝固了,像是一个冰雕。
我看你小子就是嘴欠。
沈知水轻咳一声:“陶公子还是先喝口茶吧。”
沈清梧神清气爽,他感觉他又学到了,以后就这么做,让自己爽一爽,柳郎真厉害。
“柳郎,喝茶。”
柳应渠坐下喝了口茶,对面就是陶然麻木的脸,他心里有些愧疚:“陶兄,喝茶。”
沈清梧带着柳应渠去逛院子,沈清梧说:“柳郎你好厉害,以后我也这么和人说话。”
“不,这不好。”柳应渠可不想把沈清梧教坏:“只能偶尔说一说。”
不然会把别人气死的。
两个人聊了一会,柳应渠这才从沈清梧的口中知道,沈父竟然把造纸的事情交给了他。
“先雇佣了靠谱的工人,然后给工人的价钱翻倍,让他们辛苦一段时间,把场地安置在郊外,请了专门的人保护场地。”
“大昭朝的工匠的工钱很低,他们跟我们一样是特殊的籍贯。”沈清梧说:“就是找一些靠谱的工匠很麻烦,很多优秀的工匠都是被官府收拢了。”
大昭朝的工匠是代代相传的,工匠的儿子也是工匠,若是工匠被官府收拢里,那么工匠的儿子也不能科举,相当于也是官府的预备工匠。
而工匠的工资很微薄。
柳应渠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又问着沈清梧一些商场上的事。
沈清梧虽然感觉没和柳应渠亲近有点遗憾,但他谈到自己擅长的事也很高兴。
其实他还以为柳郎一直瞧不上商业。
毕竟士兵工商还是大昭朝人的共识。
“会做一些调查,还会和官府打交道。”沈清梧简单的说了说。
“我以前每日就会问菜市场的柴米油盐的价格,还有了解一些金饰和银饰的价格,其他的价格也会了解。”
“小时候我有一个本子专门就是记录这些的。”
柳应渠震惊了,沈清梧这么一针见血的,而且从小就已经对经商感兴趣了吗?
“我还是差了点,爹说我的目光不能仅仅放在清水县城,要放大其他县城和清水县城相邻的县城,甚至是京城。”
柳应渠服了。
这就是商场上的信息战,比得就是高远性和对市场的反应能力。
“清梧,你真厉害。”柳应渠佩服。
沈清梧点点头,他唇角扬了扬:“我就是这么厉害!”
柳应渠:“……”
很好这很沈清梧。
奴仆走了一会才看见沈清梧和柳应渠,他恭敬道:“清梧少爷,柳公子该用晚膳了。”
回到客厅里,柳应渠和沈清梧坐一块,沈知水和陶然坐一块,主位上还空着沈老夫人的位置。
“老夫人今日不想用膳,两位少爷和两位公子先吃。”
沈清梧有些担心:“外祖母没事吧。”
“清梧少爷放心,小姐她只是累了。”左嬷嬷是沈老夫人的陪嫁丫鬟,一直叫着沈老夫人叫小姐。
沈知水也很担心:“老夫人还是要用些膳,夜晚还长怕饿着了。”
“知水少爷,我已经吩咐厨房温着饭菜了,只是怕老夫人不想吃。”左嬷嬷道。
这顿饭吃起来有些没滋没味,沈清梧和沈知水也头一次没犟嘴。
柳应渠放下筷子:“我或许有办法说通老夫人,但我没把握。”
沈清梧闻言立马带着柳应渠去找沈老夫人,不管有没有把握至少先试一试。
沈知水和陶然也跟着,沈知水说:“柳公子你真的能行?”
“姑且试一试吧。”柳应渠道。
陶然也很好奇,他一个精通佛法的人都不行,一个对佛经不通的人怎么劝服沈老夫人。
左嬷嬷见到这四位有点头疼:“几位少爷来这里做什么?”
沈清梧:“柳郎有些想法想告诉外祖母。”
柳应渠上前一步看见房子里的烛光说道:“老夫人你今日问陶兄的问题,我有一些浅显的看法。”
等了半晌,沈清梧和沈知水都很紧张,连着陶然也紧张起来,他甚至就想拉着沈知水离开这个地方了。
门露出一点光缝,终于开了,沈老夫人露出一张脸出来:“柳家小子,你要跟我说什么。”
柳应渠说:“老夫人先跟我去外面。”
沈老夫人跟着柳应渠走出了沈府,沈清梧和沈知水在说悄悄话:“沈清梧,这个柳公子还精通佛经?”
陶然凑过来:“他说了他不精通。”
沈清梧特别不客气:“哥儿说话,你一边去。”
沈知水这次站沈清梧。
陶然垂头丧气的走到一边去。实在是柳应渠和沈老夫人的气氛,他有些受不了。
云水县城的夜晚也繁华,红色的灯笼挂在上面倒映出喜庆的模糊影子,商贩们吆喝着,小孩子在街上跑着。
柳应渠去买了一碗绿豆汤。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这边应该还会有一家包子铺,早上的时候我会去买。 ”
沈老夫人的目光跟着柳应渠的手指移动到了空空的位置。
“他们是一家四口人,他们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琐事,老夫人问佛祖到底存不存在,其实老夫人心中已经有答案了。”
“您说生病请大夫,生孩子九死一生,丈夫和女儿的离开,还有大昭朝的灾荒。”
“您说日夜祈祷佛祖都未曾帮助您,但能帮您的是大夫,其他人还有您自己,其实我更倾向于是自己。”
沈清梧目不转睛的看向柳应渠,心中砰砰直跳,夜晚的柳郎也好好看,说得话也好听。
“世间有没有佛祖我不知道,但是老夫人您就是自己的佛。”柳应渠笑了笑指着热闹的人群:“他们也是自己的佛。”
“遵从本心,就是佛。”
陶然浑身一震,他惊愕的看向柳应渠,他吞咽了一下唾沫,脚都软了。
沈老夫人浑身一僵,心里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酸酸的麻麻的。
柳应渠:“您的日夜祈祷是为了自己的家人和家族,却没为您自己祈祷过。”
沈老夫人:“你到底想说什么?”
柳应渠轻咳一声:“或许可以多为自己考虑考虑。”
沈老夫人笑了笑:“臭小子,有你说得那么简单,都是一些胡说八道。”
“耍滑头。”
“我对佛经不精通。”柳应渠尴尬得脸红,连忙给自己找台阶。
“别人给你卖包子,你还打听别人的家事?”沈老夫人却觉得心里轻松许多,她笑着问。
“我就是随意聊聊。”柳应渠有些窘迫。
“清梧,你是把我的事都给你未婚夫说完了?”
沈清梧在沈老夫人的目光下也顶不住了:“外祖母,柳郎他马上就是你孙婿了,应该可以说的。”
“这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家。”沈清梧支支吾吾,不敢去看沈老夫人。
“行了,你们这些小辈,回去了。”沈老夫人让左嬷嬷搀扶着她,她的脚步平稳。
沈老夫人:“陶然你和知水怎么不说话?”
正在幸灾乐祸的两人一懵,这跟他们俩有什么关系。
陶然连忙上前:“老夫人,我扶你吧。”
沈知水:“老夫人我也扶你。”
沈清梧和柳应渠在外面跟个小尾巴一样,很快小尾巴就买了不少东西。
柳应渠端着绿豆汤给沈清梧喝。
“慢点,小心烫。”
沈清梧没喝过外面的绿豆汤,现在喝了一点感觉还不错,他很快就喝完了。
“柳郎,我听见佛祖就头疼。”
柳应渠拿着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我也不懂,但我懂老夫人的心。”
沈清梧看他。
“老夫人对佛祖不满,需要一个新的精神依靠,我觉得她自己就很厉害。”柳应渠吃糖炒栗子。
“清梧,给我留点。”
第39章 云夫子
趁着夜色,沈老夫人用了粥就起身回房了,沈清梧和柳应渠他们也走出了沈府。
沈清梧有些无聊的绕着玉佩穗子,目光看向柳应渠,柳应渠正在和一个木匠说话。
甚至还拿了笔和纸画给木匠看,木匠皱着眉头还是点点头,对着柳应渠比了三个手指头。
“怎么样?”沈清梧看见柳应渠从里面出来了,他急忙迎上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