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你不按套路来啊。
“首先求助朝廷,然后开仓放粮。”柳应渠边想边说:“然后号召周边的富商捐赠,然后设置粥棚。”
“最重要的是以工代赈,人干起活来会变得暖和起来,朝廷的帮扶不能一直帮下去,要让他们学会一门手艺,既然冬季过于寒冷应该改良衣服,让百姓们也过上一个温暖的年。”
柳应渠脑海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我见过冬日里有很多人都是用稻草塞进衣服里保暖,其实我们可以用鹅毛,鸭毛,还有羊毛做成衣服这样会暖和很多,在做衣服的同时也会产生一条生产流水线,那么也就有事干了。”
沈忧不动声色:“我怎么没听过用这么毛还能做衣服?”
柳应渠想到了古代是没有羽绒服的。
“要是舅舅不信,可以先做出一套出来,这样的成本也会降低。”在冬日里能保暖的衣服太贵了,百姓根本买不起,但是用鸭毛,鹅毛做出来的衣服却可以实现保暖。
“还有火炕。”柳应渠解释了一下:“用砖头搭建而成的,可以睡在上面,只要注意一下用柴可以暖和一天。”
沈忧突然觉得或许柳应渠是一个工部的人才。
沈父对于造纸术其实是柳应渠给沈清梧的嫁妆这件事并没有欺瞒沈忧,所以沈忧也知道造纸术是柳应渠的。
“你先看书。”沈忧心中真的生起了几分惜才之心,而且柳应渠的想法太稀奇了:“你对于农政很了解,我听姐夫给我说了,你现在所欠缺的是其他的方面,至于农政方面,你自己有方法我就不多说了。”
沈忧走出了书房,沈清梧拿着自己的金算盘对着自己的园林在拨动算盘,还在说什么。
沈忧摇摇头:“管家,你去找人买一些鹅毛。”
管家对于沈忧的吩咐很惊讶,但他还是下去办了。
京城已经开始冷起来了,去年也冻死了不少的人,沈忧怕这天气会一年更比一年冷,那百姓不是每一年都要遭受这寒冷。
等管家把鹅毛带回来了,他说:“老爷跑了好久才从一个鹅贩子手中买到的。”
“你把府上会缝纫的丫鬟带过来。”
“老爷好。”丫鬟喊了一声。
“你把这鹅毛缝在衣服里。”柳应渠的意思好像就是这样。
柳应渠还在书房里苦逼的读书,他觉得好苦啊。昨晚才做了一晚上的试卷啊,他想了想沈忧问的问题。
在原着中大昭朝天灾人祸,完全是倒霉透顶了。十室九空,尸鸿遍野。有外敌入侵,也有藩王造反,还有农民起义。
而沈忧更是被诬陷贪污在流放之时被刺杀身亡。
昭烈帝差点直接在金銮殿上把内阁首辅给杀了。昭烈帝以为是内阁首辅温得儒把沈忧杀了,那是怒发冲冠了。
暴君对自己舅舅还是很好的。
可惜最后君臣两个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第54章 会试
缝制鹅毛还需要一些时间,沈忧就踱步回到了书房,他又随意问了柳应渠几个问题,柳应渠回答得颇有章法。
沈忧心中满意,柳应渠这次会试应当也是其中的佼佼者,等殿试后考上二甲没有问题,熬上几年要是初心不变,以后也大有作为。
“老爷,你要的衣服已经缝制一半了。”管家走进书房恭敬道。
沈忧立马站起来,他对柳应渠说道:“你跟我一起去看看。”
“是,舅舅。”柳应渠也想走走,他又看了一下午的书。
几个丫鬟赶制出了一半,沈忧快步走过去摸了摸里面的绒毛。
他脱下自己的大氅,亲自试了试。
半成品的羽绒服穿在身上,沈忧只觉得一半的身子就温暖起来,这鹅毛有些鼓胀,这温暖的程度和他的大氅不相上下,甚至穿久了还比大氅更暖和一些。
他觉察在浓浓的暖意从身上传来,沈忧叹息,眉眼也带了笑意。
“应渠,你来试一试。”
柳应渠接过衣服,他穿在身上果然也很暖和:“舅舅,这些鹅毛要是想要更暖和还可以加大填充量,这些衣服不能洗太多次,不然会变得不暖和。”
“我知道了,我现在要进宫去一趟,你把这件事给清梧说说,我就不留你们吃饭了。”沈忧脚步一顿。
“你让清梧留意一下鹅毛,鸭毛,羊毛的收购。”
柳应渠应了一声已经看不见沈忧的身影了,管家也被沈忧甩在了家里,管家只能来招待柳应渠。
“柳公子对不住了,老爷他忙起来就是这样。”
柳应渠笑了笑:“没事。”
“舅舅这几年身体怎么样?”柳应渠虽说只看见了沈忧没几面,但沈忧的唇瓣一直没有血色,身子看着也单薄。
管家叹气:“老爷自从去江南巡逻结果船翻后,这身子就一日不如一日,忙起政事连吃饭也顾不上。”
柳应渠心中佩服,上完班还要加班,舅舅简直是劳模。
“柳郎,舅舅怎么出去了?”沈清梧把手中的鱼食放下。
“舅舅急着进宫,让我们晚饭自行解决。”柳应渠笑着说:“还给你派了任务,让你去收购一些鹅毛,鸭毛还有羊毛。”
现在马上就要初冬了,这三种动物的毛都不好收集,在夏季的时候才是最容易收集动物的毛的时候,因为夏季的温度高更能保护动物自身,剪短一些毛还能散热。
“羊毛还好,就是鹅毛和鸭毛不好收集。”沈清梧想了想:“在草原上的人他们养了很多的羊,可以派人去收集。”
沈父第一桶金就是贩卖茶叶和丝绸去草原上倒卖,然后沈父的生意就越做越大,和草原上的商人们也有些关系。
所以沈忧把收集毛做衣服这件事让沈清梧去做也有这一层的含义。
“舅舅突然怎么要这些毛了?”沈清梧有些疑惑,他可记得沈忧和柳郎一起去了书房,总不会只是为了这些毛。
“可以做衣服。”柳应渠给沈清梧解释了一遍。
以后在古代也能穿上羽绒服了,柳应渠也挨不过这冬天太冷了,他去年冬日里也只是日日窝在家里烤火。
“柳郎,你真厉害,连衣服也能改造。”沈清梧眼中冒着小星星,伸出一根手指头去勾柳应渠的大手。
“都是从书上看见的。”柳应渠含糊的说了一声。
沈清梧心中暗想,他的柳郎不去做官完全就是大昭的损失,不仅要做官还要做大官!
以后他就是大官的夫郎了。
沈清梧想到以后美滋滋的日子,他唇角勾起,想到了自己以后到哪就是人羡慕的对象,以后去了清水县城,哪个哥儿不羡慕他。
沈清梧抱着柳应渠的肩膀。
探花郎,一定要考探花郎。
这边沈忧立马去见昭烈帝了,昭烈帝还在龙床上睡觉,等沈忧来的时候这才披着衣服和他说话。
沈忧:“臣参见陛下。”
“沈爱卿,你这个时候来有什么要事?”昭烈帝觉得上早朝对他来说就是折磨。
“陛下,去年各个郡都冻死了不少人,宁阳郡学子柳应渠说了一个方法,就是用鹅毛,鸭毛和羊毛缝制进衣服里能拥有很强的保暖效果,而且价格也也便宜。”沈忧把半成品的衣服还拿进皇宫里来了。
“给朕看看。”昭烈帝摸了摸这衣服,手指就觉得暖和起来了。
沈忧继续说:“这是棉纺织业,还能带动流民就业,流民就业稳定,大昭的治安就出不了差错,也能为大昭的财政省下一笔开支。”
昭烈帝觉得这事可行,沈忧趁火打铁把柳应渠说的火炕也一并说了,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玩意,但沈忧觉得他除了听柳应渠说过这火炕,他一定也听别人说过。
“这事就交给你和工部尚书,还要户部尚书。”昭烈帝:“顺便你监督户部尚书快点把十五万两银子筹集起来,别人还等着上路送银子。”
沈忧:“……是,陛下。”
昭烈帝觉得计划可行的时候,他也相当果断。
柳应渠?这名字好熟悉。
昭烈帝玩味的笑了笑,他一个人在金龙殿里自己和自己下棋,他从小就被先帝忽略,自己喜欢自己玩。
从小就对军事方面很感兴趣,要不是出身是一个皇子,他一定要去参军。
“凌栾,你去看看御膳房里的鹅子们杀了没有,没杀就给沈大人送上去。”昭烈帝很严肃的说:“你记住毛可以给沈大人,鹅子要带回来。”
凌栾:“是,陛下。”
昭烈帝掌握里京城的兵权,比起刚上位的时候好多了。沈忧回到府上立马吃了一碗粥,就和工部尚书商量起来了。
工部尚书叫做阮广祖,他是进士出身,也是在地方熬了不少年才熬上来的。他也是刚上任的工部尚书,之前的工部尚书被昭烈帝拿去砍了脑袋。
“沈大人,你说得极对,你的意思让工部造纺织机?”
“没错,海朝郡需要纺织机来缝制衣服,这次要是把海朝郡管理好了,阮兄又能在陛下心中进一个台阶了。”沈忧笑着说。
“多谢沈大人告知,我一定会好好的干。”阮广祖笑着说道。
沈忧在这边搞事,柳应渠仍然还在读书,中途云夫子还写了信过来,柳应渠麻了。
他不知道就是一封信里面,为什么还能有这么多的题。
刘夫子也怕柳应渠被京城的花花绿绿迷了心智,也写了信来鞭策柳应渠。
柳应渠:“……”
除了柳应渠关在家里读书,王灼清,陶然等人也关在家里读书。顾焕崇读完书去街上散心,他见墙上贴着告示,官府收购鹅毛,鸭毛,羊毛。
“家里的大鹅要被吃了,把毛剪了卖点钱。”一个百姓说道。
“鸭子也要被吃,毛也可以卖钱。”
顾焕崇满脑袋问号:???
官府疯了???
收购鹅毛,鸭毛,还有羊毛有什么用。顾焕崇对于君主还是抱有敬畏之心,虽然他认为昭烈帝并不是一个明君。
读了那么多圣贤书,身为一个书生顾焕崇还是有些书生意气,他想要报效大昭。
他今日做了一些学问对于知识的把握更强了,他相信在这次会试中他一定能脱颖而出。
至于其他的,顾焕崇暂时不会去想,他看见有人带着一口袋的鹅毛走进了工部的衙门里,然后卖鹅毛的人拿着钱美滋滋的走出来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