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人,烤烤火。”一个吏部的官员端了火盆过来。
杨长修颔首点头,他把放在桌子上的资料翻开了一下,他正对面正好是谭恒,谭恒正襟危坐,已经提着笔在答题了。
他一一扫过去在号棚里的考生还有的在看题,有的愁眉苦脸的,还有的奋笔疾书。
嗯?奋笔疾书?
柳应渠深吸一口冷口气,他拿着毛笔飞快的在答卷上写,前面的题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障碍。
试卷很快就翻了一页。
在落颗针都能听见的考场上格外的明显。
考生:“……”哪个孙子搞人心态?!
谭恒毛笔一顿继续答题,速度也变快了。
几天几夜的考试时间,其中一个考生睡觉时把自己的试卷给烧了,然后被拖出去了。
“大人再给我一个机会!再给我一个机会!我等了三年啊!”书生挣扎着想要回到号棚里,流着眼泪看上去格外可怜。
衙役并不为所动。
杨长修也只能摇摇头,规矩就是规矩。
通过乡试以后就能做朝廷的补充官员,只是通过会试之后的好处更多,还能进入殿试遇见皇帝,这是无数读书人心中所期盼的事。
柳应渠看着自己桌子上的煤油灯,变得更加小心翼翼起来,这也太惨了吧。
顾焕崇直接把桌子上的煤油灯放在了地上,他做题的时间够用,用不着晚上的时候还去做题,他现在只剩下策论了。
这次杨阁老出的题是如何治理边蛮之地?
边蛮之地是在北方,最北方的少数民族较多,以前被打下来了就一直是一块硬骨头管理不下来,还有的时不时闹叛乱。
顾焕崇从官员和国家的角度入手,不过他也是做过很多试卷的人,他的落点虽然大,但写的很细节。
曲流写到策论题有点犹豫不决,治理边蛮之地,这题太偏了,杨阁老不按套路出题啊。
柳应渠想了想心中打好腹稿就落笔了。
心中还唱起了歌。
他从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入手,还写了用少数民族自己的人来管理自己,但是要在少数民族的地方设立书院,要教导他们学习汉语,还要让他们入朝做官。
杨长修观察着众位考生,目光扫过众考生。
几天的时间转瞬即逝,衙役在门口敲锣了。
“所有考生站起来,按照顺序走出号棚,从一号考生开始!”
书生们提着自己的考篮,陆陆续续的走出号棚。
整个过程静穆,只有衣服摩擦的声音。
吏部的官员上去把试卷密封起来,然后送回去让专门的人抄写。
“终于考完了。”一个考生摇摇晃晃的走出考场,他的家人立马就呼啦啦的围了一大圈,对着他嘘寒问暖的。
“怎么样,这才有把握吗?”
“爹,娘别问了,我想先回去睡一觉。”
柳应渠的号码是在最后面,他从考场上一出来就受到了众人的瞩目,主要是柳应渠长得太好看了,气质如松柏,他瞧见众人在看他,露出一个浅笑,不卑不亢的,身姿修长,脊背挺直,站在一处就是一道风景。
从他后面的考生都是惨白着脸,还有的挺着大肚腩。
只有他站在人群中一眼别人就能注意到。
“这位公子长得好好看。”
“要是通过殿试这一定要是探花郎。”闺阁小姐和哥儿们都喜欢探花郎,谁不喜欢长得好看的。
“柳郎!”沈清梧看见柳应渠连忙走上前挽住了柳应渠的手臂:“辛不辛苦?”
闺阁小姐和哥儿们仿佛听见了自己的心碎成了两半。
柳应渠唇角含笑:“不辛苦,你等了我很久了吧。”
沈清梧脸上一红,嘴上还是狡辩:“我才来的。”
柳应渠轻轻笑了笑,他伸手把沈清梧肩膀上的水珠擦了擦:“撑伞时不要只是偏着撑伞,这边的肩膀都湿了一些。”
沈清梧又气又羞:“我给你熬了人参鸡汤。”
柳应渠心想人参鸡汤多喝点也好。
两个人钻进马车里,柳应渠整个人就靠在马车上了,然后闭上了眼睛。
“柳郎,酒楼开张了,我请了四个厨子,还请了浆人来做成橙汁和苹果汁还有热牛奶。”沈清梧很喜欢和柳应渠分享自己的事情。
古代也是有饮料的,只是它们不叫做饮料,做饮料的人叫做浆人。
沈清梧侧过头去看,柳应渠已经睡着了,长长的睫毛在他俊美的脸上投下阴影。
马车里很温暖,柳应渠的双手放在一起,墨发束冠。
看来还是累坏了,沈清梧伸出指腹摸了摸柳应渠的唇瓣,软乎乎的。
“李叔,马车开慢一点。”
“好嘞,少爷。”
沈清梧把马车里的毛毯扯过来轻轻的盖在柳应渠的身上。
他目不转睛的看着柳应渠,像是永远也看不够。他以前从未想到自己对一个男人竟然这么痴迷。他做贼心虚般的把柳应渠的一只手抓了过来,自己伸出一只手和他慢慢的十指相扣。
沈清梧勾起唇角,对着空气发笑。
柳郎好乖的样子。
“少爷,到府上了。”李叔喊了一声。
“我知道了,李叔,你先去休息吧,我和柳郎在马车里再待一会儿。”
李叔点点头:“好,那少爷我就先走了。”
柳应渠这几天还是太累了,他睡在马车上不省人事。顾焕崇他们回到家里也是倒头一睡不起,号棚的条件太艰苦了。
等了两个时辰,柳应渠这才睁开了眼睛,沈清梧靠在他的肩膀上也睡着了。
他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沈清梧睡得很浅,一会儿就醒过来了。
“柳郎。”
柳应渠有点不好意思:“突然就睡在马车上了。”
“有没有很冷?”柳应渠关心的问沈清梧。
沈清梧觉得这样的关心真的不要这么贴心,他心脏骤然加快,沈清梧扬扬下巴:“我不冷,……但是你可以抱一抱。”
柳应渠漆黑的眼睛满是笑意。
过了半晌,沈清梧漂亮的凤眸瞪柳应渠:“你怎么……”不抱我?
这话还没说完,柳应渠就把沈清梧抱了起来,浅浅的呼吸落在他的皮肤上,沈清梧敏感的变成了粉红色,柳应渠低声说:“刚才手有点酸,怕把你摔了。”
沈清梧开心的抱着柳应渠,白皙的脖颈羞得红了。
“柳郎,我想去看《俏探花》了。”
柳应渠:“……”
他怀疑人生,是他不够俏吗?
老婆你这样真的让我难以招架。
试卷密封送到了吏部的地方,等抄写完毕后,杨长修和考官们就开始改试卷了。
这么多份试卷,考官们几乎是十几秒一份试卷,只有看见很差和很好的试卷速度才会慢下来。
“此卷当得上会元!”一个考官拿着一份试卷有些激动,他手中拿的其实是颜台的试卷。
几个考官借阅过去看了几眼挼着胡子点点头,杨长修看了看只是笑笑没说话。
有考官改到了顾焕崇的试卷,他点头:“这份考卷比之前那份考卷更好。”
顾焕崇的立意很深刻,而且不空不大,也符合君主和官员的要求,是一份标准的答案。
杨长修看了一下,他也跟着点点头:“这个学子当得上会元。”
虽然杨长修这么说了,但剩下的试卷还是要改,只是后面的试卷再也没有能够让他惊艳的了,其中有一份试卷很怪很创新,他本来在写搞实政,一下子就跳出了实政的圈子,说是要和少数民族亲如一家人,管理少数民族一定要因地制宜。
???
这家伙的脑子好像时不时会灵通一下,杨长修还是给了他一个上榜的机会。
吏部的人加班加点的疯狂改试卷。
杨长修喝了一口茶继续改试卷,突然他的手指一顿。
大致的内容翻译过来就是大昭朝地大物博,少数民族很多,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应该给予他们和汉族一样的待遇。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字,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设置书院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让他们也能做官……
写在前面的这段话深深的吸引了杨长修的目光,身为内阁的阁老,他可知道最近少数民族闹得有多凶。
他们派遣的汉族官员去管理少数民族,结果语言不通。还有的汉族官员,走进大山后人都没有出来了。
比如最近在北方就有人叛乱,才派了人去镇压。
结果镇压了过段时间又要镇压,他们也不可能把叛乱的人全拉去砍头了。
试卷上接下来的方法也有时效性,杨长修连连点头。
他在这份试卷上写了一个上等。
“此卷是当之无愧的会元。”
“杨大人,给我们看看。”
考官们看向这份试卷,有些犹豫:“杨大人,这和少数民族平等,这话太偏颇了。”
杨长修:“我不这么认为,正如试卷上所言,大昭的官员是所有大昭子民的官员,难道他们不是大昭子民吗?”
杨长修想去内阁找皇帝,他突然脚步一顿没头没脑的说:“要改,也不能叫边蛮之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