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
周林拱手:“是。”
……
很快就念到了顾焕崇的名字。
“顾焕崇。”
顾焕崇稳重的拱手:“是。”
颜台心里焦急,过了一会儿就念到了他的名字。
颜台拱手,文质彬彬的应了一声:“是。”
点卯的官员细细打量了一下顾焕崇和颜台这才念下一个名字。
“柳应渠。”
无人响应。
“柳应渠!”
颜台心里为柳应渠捏了一把汗,顾焕崇抬起眼眸也用余光去看了看,也没瞧见柳应渠,他远远看见一个人影飞快的跑过来了。
“柳应渠!!!”
底下的官员窃窃私语。
“收到!!!”
柳应渠本打算悄悄的溜进官员中间,但前面的目光如芒在背,他只能乖乖的站在外面,然后响亮的应了一声。
点卯的人看漏斗,好家伙漏斗刚好漏完了。
这一声把翰林院的官员都给镇住了,他们说话都是文质彬彬,成熟稳重,那有这么大的声音。
还有收到又是个什么东西。
点卯的人低头继续看卯册点下一个人,当他抬起头来的时候柳应渠已经溜达进了官员的中间。
“许广。”
“是。”
颜台悄悄的接近柳应渠:“柳兄,你吓死我了。”
柳应渠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第一次来翰林院,时辰没有算好,以后不会了。”
“以后还是早点来。”颜台拍拍柳应渠的肩膀。
柳应渠点点头:“说得对。”要早来一点点。
颜台本想问为什么要说收到,点卯结束了他们要去他们各自的岗位去了。
柳应渠被人带着去了自己的位置,一个角落里采光还不错。
柳应渠从自己的衣袖里把果脯和糕点放在了桌子上。
带着他来的官员有点懵。
“这位大人你吃吗?”柳应渠大胆的说。
官员连忙摆手:“不用不用,你自己吃。”
“午膳自己去膳房里吃,等到了时辰你跟着我们走就行了。”
柳应渠拱手,脸上带着笑意:“谢谢大人。”
柳应渠为人挺客气的,说话也不卑不亢的,让人很舒服。
等官员走后,柳应渠坐在椅子上悄悄的拿了一块糕点。
他今天才来还没有派活给他,他就拿着桌子上的书来看。
修撰的工作是负责专修国史,还有文史档案比如皇帝的起居注,收集整理成册。
翰林院里面的人虽然几乎不会去上朝,但他们在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称呼。
清流。
身份名贵,拥有发言权,拿着一只笔杆子就能让人忌惮不已。他们中往往是科举中佼佼者,还有家中有背景的人。
现在昭烈帝的起居注目前是一位老大人负责。
柳应渠对大昭朝的历史很好奇,这个王朝历经有百年之久。先帝看重宦官,让宦官扰乱了朝政。
在立太子上又犹豫不决,最受宠爱和出身最高的明王最后败给了昭烈帝。
而在之前昭烈帝默默无名,只是皇宫里一名不起眼的皇子。
在最后一个月被先帝看重,这本书也没多说,毕竟昭烈帝是一个不讨喜的反面人物。
最后亡了国。
暴君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要是能看暴君的起居注就好了,柳应渠心里默默的想。
“柳大人,这边的人手不够,你去国史馆帮帮忙。”一位官员从门口走进来立马就抓住正在看书的柳应渠。
柳应渠应了一声,拱手道:“大人请带路。”
“本来今天不应该给你们派活的,只是这国史馆实在抽不出人手来。”
柳应渠就一进国史馆就看见了顾焕崇和颜台。
“把这些书整理成册。”
颜台爬着梯子去整理国史,这国史馆很大,书籍很多,每个书架上都看见有官员在忙。
顾焕崇行礼后也去忙了。
柳应渠心里给自己抹了一把泪然后也去爬梯子。
幸好这活在云水书院做过,他做起来驾轻就熟,低头认真地快速的整理归纳。
在柳应渠认真整理归纳的时候,翰林院最高的官员学士段先从这里经过,他挼着胡子满意点点头。
“那位官员叫什么名字?”
“段大人,那是今年的新科状元柳应渠。”
柳应渠?三元及第的状元,还是沈忧外甥的相公。
这人身上倒是看不出什么浮华之气来,是一个好苗子。
柳应渠丝毫没有察觉,他低头整理书籍,从梯子上爬下来把梯子搬到了另外的书架旁。
沈清梧去了一趟酒楼,不知道怎么突然酒楼来了很多的书生,都穿着长袍边吃饭边吟诗作对。
沈清梧:“???”
“少爷你来了,这些人都知道这家酒楼是你开的,这书生们就喜欢在这吃饭。”
掌柜笑着说:“恭喜姑爷,三元及第。”
沈清梧轻咳一声:“这话昨日你已经说过了。”
“这哪说得完,要说姑爷能说上一天呢。”掌柜喜笑颜开。
沈清梧的小尾巴动了动,不由自主的往上面翘,他矜持道:“是么?”
“正是如此,姑爷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长相俊美……”
沈清梧也没叫停,掌柜的只能一直说下去。
蒋罗罗唉声叹气。
少爷又来了。
等掌柜的说的口干舌燥,沈清梧这才说道:“把食单整理一下,请人取上几个文雅的名字。”
掌柜:“少爷,不如让姑爷取名吧?”
毕竟柳应渠是三元及第的状元。
沈清梧心里也是愿意的:“那好,等柳郎从翰林院回来我便同他说说。”
柳郎要接近傍晚的时候才回来,沈清梧心里有些想念。
“状元夫郎的酒楼一定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泡椒鸡爪别有一番风味。”
“这爆炒蘑菇也好吃。”
“这酸菜鱼也让人流口水。”
听着这些文人口中发出赞叹,沈清梧心里也高兴。
现在是三月的季节,沈清梧穿了一身不厚不薄的青色衣裳,他身姿修长,雪肤花貌,青色本带着清逸之态,穿在他身上偏生带着风流的意味,凤眸看人时睨看过去,显出几分矜贵来。
腰间带着两个铃铛,本来只有一个的,还有一个铃铛是柳应渠给他买的。
沈清梧喜欢极了就挂在腰间上。
“罗罗。”沈清梧走出酒楼犹豫的叫了一声:“书店里还有《俊状元》吗?”
蒋罗罗:“也不知道掌柜补没补上。”
这《俊状元》本就卖得好,再加上昨日姑爷那一把三元及第,踏马游街的俊俏样子,这《俊状元》还有没有不好说。
沈清梧去书店问了一遍。
掌柜:“客人赶得巧,这还有最后一本。”
“昨日有好些人来买《俊状元》,估计也是瞧见了状元郎的颜色。”
这状元笑起来让人心里发软,气质出众,身材也不是膀大腰粗的,看上去就是一个会疼人。
这京城里的小姐和哥儿们都春心荡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