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们把破旧冲垮的房子的木块搬到一边,有懂的人就来测量,然后用手敲敲打打。
“这边还要一些木材!”
整个场面也是热火朝天,充满了生气勃勃。
在街上几乎看不见女子和哥儿,从远方传来吱嘎吱嘎的声音像是在踩纺织机。
徐行没见过这样的官员,百姓对于重建家园尚有力量,这官员怎么会这么卖力热情?
而且这一切井井有条,不徐不慢,这样强大的凝聚力和组织力让徐行心中狐疑。
他察觉到有人在看他,徐行目光越过百姓落在一个老人身上,老人头发花白,双目有神,对着他露出一个笑。
然后他听见有官员喊道:“杨阁老。”
阁老?一位阁老?!徐行心中震动。
阁老相当于皇帝左膀右臂,这是在京城里稳坐的人物怎么会来到这里,这比一个正三品官员还要让人吃惊!
难怪这里的官员这么热情这么卖力,一位阁老亲自从京城来到郡城盯着,他们能不卖力能不热情?!
徐行深吸一口气,压下眼里的冷意,他们带着珍宝继续往京城前走。
柳应渠去翰林院当值,他正在摸鱼。段先就来到了翰林院,众位翰林连忙行礼。
“段大人。”
“负责整理陛下起居注的老大人近日生病了,要找一个人去代值。”段先直接开门见山。
皇帝的起居注官是由翰林院中的官员兼任,负责日常对皇帝讲解经史和记录皇帝言行等事务。
后来起居注官一般是来记录皇帝的言行。
这是距离天子最近的距离,有机遇也有风险,要是惹怒了皇帝这是要掉脑袋的事。
富贵险中求。顾焕崇心中微动,要是能在皇帝面前留下印象,以后授官再怎么也不会差,他抬起眼眸看向段先。
不只是顾焕崇心动,其余胆子大的翰林也很心动,能接近天子这职位本就不应该由他们担任,这是天下掉馅饼了。
只有柳应渠想去看皇帝的起居注,但他又不想去接近暴君。
这活还是交给其他人吧,跟着皇帝记录言行这不是要一大清早就起床,比早上六点还要早,这样的荣宠他承受不起。
段先扫过翰林们,他的目光落在柳应渠身上。
“柳应渠你先去试一试。”段先不顾众人惊讶羡慕的眼神直接指定了柳应渠。
“是,段大人。”柳应渠连忙行礼。
段先:“要是你不行,陛下就会换人。”
柳应渠:“……”
陛下鱼沿换下来的人是死人还是活人这对他很重要。
“可是段大人,我下午还要去给太子殿下上课。”
“下午就由顾焕崇去,也算是磨砺你们一番。”段先笑着说。
“是,段大人。”顾焕崇垂着眼眸应了一声,心情有几分轻松。
顾焕崇心情轻松了,颜台的心情就像是下着狂风暴雨一样,他站在人群中,觉得自己遗世独立。
???所以探花郎是不配?!
这样的好事也碰不上。他好倒霉。
柳应渠心中叹气好倒霉啊,他没写过起居注,不过能跟着昭烈帝应该有意思,他就去当一个柱子。
顾焕崇比柳应渠积极多了,他的父母来到京城后和他吵架了,因为他要娶白芷的事情,他的父母并不同意。
他只好和白芷搬出来住了,他心里时常想白芷不是一个寡夫就好了,但顾焕崇没想过抛弃白芷。
顾焕崇迫切的想做出一番大事来。
一边的柳应渠在翰林院找了一些起居注官员的书来看,他一看起居注官十之八九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他心里有点怕。
柳应渠心下一哽。
他只是记录一下应该没事吧?暴君又不会无缘无故收走人头。
赞美暴君。
柳应渠恹恹的整理日历,在一旁的翰林们一边整理一边聊天。
“青国的人要来出使了,那群野蛮子。”
“我还记得以前青国出使大昭献上了许多珍宝,回去的时候就带走了不少的女子和哥儿。”
“他们那的规矩让人受不了,丈夫死了如果是继母还年轻就要嫁给儿子,如果是亲生母亲就可能要嫁给丈夫的兄弟。”
这对儒家传统深入的大昭来说根本就没办法理解,他们甚至怀疑这些青国人脑子有问题。
哪有这样的,简直闻所未闻。
青国这些年的武力很强,逐渐把他们周边的小国吞并了,隐隐和大昭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
“之前有人嚣张还被沈大人射了一箭,沈大人那时候才是初入翰林的探花郎,胆子真大。”有翰林兴致勃勃的说。
“要不沈大人去江南巡逻伤了身体,现在……唉,天妒英才。”
柳应渠竖着耳朵听。
一位翰林激动道:“当时青国的人去告黑状,先帝大怒还把沈大人下了昭狱,然后当时的陛下还是皇子时单枪匹马闯进昭狱,把沈大人拽出来了。”
……
下午时柳应渠去了东宫,小太子他们还在玩闹,之前才上完骑射课,脸上还是红通通的。
“柳夫子好!!”
三个小矮子异口同声的说。
柳应渠笑着点头:“今日我们要讲的是知人善任。”
柳应渠不会按照书本上的知识讲课,他从袖子里拿出一副木牌。
“这是将军牌,可以安排所有的人,这是副官牌,这是粮草牌,代表十斤粮食……”柳应渠笑着说:“你们三个对我一个。”
小太子抓住了将军牌,萧寒拿住了副官牌,王景拿的是后勤。
“太子殿下,你先来。”柳应渠还是打算让三个小矮子先出,免得说他欺负小孩。
他还做了一副大富翁留在家里和老婆一起玩。
三个小矮子白嫩的脸上满是凝重,他们交头接耳,大声密谋。
“我听得见。”柳应渠好心提醒一句,三个小矮子警惕的看向柳应渠。
柳应渠莞尔一笑。
三个小矮子想了老大半天才犹豫着出牌,柳应渠飞快堵住了他们。
柳应渠悠闲的喝口茶,看着三个小矮子吵吵闹闹,争论得面红耳赤。
在一旁伺候的小太监和宫人面面相觑。
来往厮杀过几回合,柳应渠拿着小兵的牌说:“将军!”
小太子有些不服气,萧寒也不服气,王景看着不说话。
柳应渠把牌收好,这才问道:“萧寒你为什么不保护将军?”
“王景你的后勤为何不足?”
“太子你的指挥是不是没有顾忌到军情还有这些人员的安排?”
三个小矮子羞愧的低下了头。
柳应渠这才讲了一下知人善任,三个小矮子听得很认真。
……
在京城之中,沈清梧陪着谭大娘一起去逛街。
“清梧,这京城真漂亮。”谭大娘笑着说。
谭大娘在街上碰见了顾母,她打了招呼:“顾大娘,你也在京城。”
“谭大娘,你家应渠也把你接过来了。”顾母心中一想柳应渠是状元心里也是泛着酸,她儿子是榜眼,还和白芷那个寡夫混在一起了,这哪有什么前途。
“对啊,京城的东西真稀罕,我这辈子都没来过京城。”谭大娘语气温和。
顾母跟谭大娘聊了几句,余光看见了沈清梧,她记得沈清梧是一个商籍哥儿。士农工商,这柳应渠和谭大娘也不怕在官场上受到嘲笑。
但商籍也比一个寡夫强。
“我们焕崇还未娶亲,我还在想找一位千金还是公子?”
谭大娘聊着,沈清梧感到不对劲,他在京城居住这段日子可看见顾焕崇和白芷一起住着,两个人还时不时要出去一起走走。
“顾焕崇不是有白芷了吗?还要什么千金和公子?”沈清梧打直球。
顾母:“……”
顾母:“他们只是好朋友。”
“住在一起的好朋友?”沈清梧扬扬唇角:“京城中的人可都看见了,不会顾焕崇要始乱终弃吧?那可不好。”
顾母脸色难看说不下去了,她匆匆离开。
沈清梧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可看得清清楚楚的。”
谭大娘笑了起来:“你呀。”
“娘,你有喜欢的吗?我给你买。”沈清梧挽着谭大娘的手。
他们走进一家首饰店,谭大娘看着这些首饰看得眼花:“清梧,我就不用带了。”
“以后娘出门可是状元的娘亲,还需要配上一身行头。”沈清梧知道怎么劝服谭大娘。
“那好吧,不要选太贵了,清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