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市里的时候,我买的,希望你喜欢。”厉一凌特地去了一趟友谊商店,买了一支钢笔。
“谢谢,我很喜欢!”杨昭昭收下礼物,暗想等厉一凌生日的时候,也要给他准备一份礼物,而且不能低于这支笔。
瞥了眼厉一凌的手,杨昭昭知道她送什么好了。
“你喜欢就好,希望你用这支笔,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杨昭昭点头,回去后还多看了几眼钢笔。
翠奶说:“等回了市里再给你补上生日礼物,我都没准备,不好意思啊昭昭。”
“翠奶客气了,你给我的信任就是最好的礼物,我们一家人别说两家话。”杨昭昭不是计较这些的人。
高考是七月七号到七月九号。
还有十几天的时间,知青们复习更加用功。
杨昭昭他们这儿更加热闹,人多蚊子也多,杨昭昭点燃蚊香,放在角落中,他们看得新奇,问了一下是什么。
杨昭昭说:“在友谊商店买的,说是蚊香。”
原本也想买几片回去的知青,一听友谊商店,毁了他们所有的温柔。
大家都知道,友谊商店的东西,可不是他们这些没钱还没票的穷知青能买的。
何伟买一瓶花露水都心疼好一会儿,要不是为了妞妞,也不会买花露水,自己去山上弄点驱蚊草烧一烧也就算了。
妞妞太小,烟雾太大,孩子受不了。
见林小芳喜欢蚊香,杨昭昭每次都会让回去的林小芳把没用完的蚊香拿回去,给太多林小芳不好意思。
用过的蚊香,她才能接受。
杨昭昭便包容林小芳的别扭心里,要不是以前林小芳帮了自己,也是不可能从杨昭昭这儿占半点便宜的。
七月开始农忙,杨昭昭他们的准考证也到了公社。
大家约好去拿准考证,顺便看看自己被安排在哪个考场。
杨昭昭和厉一凌被分开了,他们不在一个学校。
杨昭昭和李丽华,赵雯雯,还有何伟是一个考场,其他知青分在另外几个考场。
“终于考试了,我倒是要看看,我们这个公社能有几个人考上大学。”和杨昭昭对视一眼,李丽华笑了一下,带着赵雯雯走了。
李丽华别有深意的那一眼,看的杨昭昭皱眉。
总觉得这个小妮子要搞事情。
回去后,杨昭昭把准考证放在空间中,免得弄丢了。
要是没了准考证,她就进不了考场,也考不了试。
高考的前一天,林小芳他们还是来了杨昭昭他们家,说起明天的考试,又紧张又激动,还有点不安。
杨昭昭拿出瓜子花生,大家聚在一起,喝着白开水,嗑着瓜子,唠嗑几句,让他们放松一下,免得太紧张。
瞧着快九点,杨昭昭道:“都回去休息吧,明天在村口集合,我和厉一凌有自行车,可以带人,还借了两辆自行车,都骑自行车去。”
“谢谢!”何伟感激。
其他五个知青也感谢,这段时间。要不是杨昭昭和厉一凌的无私帮助,说实话,他们不可能这么轻松的应对。
大家各自回去好好休息,睡前还检查了一下各自考试需要的钢笔,墨水,以及准考证之类的,确定没问题,这才安心入睡。
早上六点,他们在村口集合。
杨昭昭打了豆浆,一人给他们倒了一杯。
还带了玉米棒子面,是王奶奶给她烙的,让他们吃饱考好。
喝豆浆的时候,杨昭昭喝到了属于厉一凌的味道。
被杨昭昭看了一眼,厉一凌莫名的心虚,对她微微一笑,眼神他的小秘密。
他拎着暖水壶,趁杨昭昭不留意的时候,把今天收集的竹露放在豆浆里,希望大家考试的时候,都能集中精力,更好的发挥。
杨昭昭吨吨吨,三五口喝完豆浆,也不戳破厉一凌的小动作。
她只是没想到,那么贵重的东西,他除了舍得给自己,还愿意拿出来给何伟他们分享。
看样子,这几个月的共同努力,陪伴学习,和何伟他们算是成为朋友了。
喝了唇齿留香的豆浆,林小芳惊艳:“好香的豆浆啊,你怎么做的,我怎么就做不出这个味道?”
杨昭昭笑而不语,深藏功与名。
第142章 考得不错
一行人骑着自行车,多了一个位置。
杨昭昭一个人骑一辆,其他车上都带了人。
厉一凌带一个,何伟带着林小芳,卫晨带着另一个知青,李祥带着一个知青,浩浩荡荡的去县里的学校考试。
有些人运气好,在公社考试。
杨昭昭他们在县里的小学考试。
他们有自行车,所以出门晚一点,其他没车的人,只能摸黑走路,再坐拉客的拖拉机去县里,或者镇上。
先把杨昭昭他们送去县一小,厉一凌他们再去自己的学校。
“再检查一下,准考证和笔墨有没有?”还有一个小时,杨昭昭把自己拿的干粮给了厉一凌:“今天吃饭团,给你拿了两个,还有一根香蕉。”
恰好是一百。
寓意考百分。
厉一凌忍不住笑了,没想到她居然信这个:“考完我来找你。”
“嗯!”杨昭昭点头,看着离去的厉一凌他们,摆摆手,握拳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厉一凌骑着车,看着这副可爱又耀眼的杨昭昭,差点撞了电线杆。
他们笑着骑车走了,意气风华的样子,让人眼前一亮。
正看着,李丽华贱兮兮的说:“马上考试了,也不知道某些人复习得如何,把试卷发下来一看,什么都不会。”
林小芳把孩子托付给王奶奶照顾,她和杨昭昭一起,最近和杨昭昭走得近,她们同仇敌忾。
听着李丽华意有所指的话,拉着杨昭昭离开,不想这个时候出事。
杨昭昭不是怂的人,她一个冷眼,看着欠揍的人,道:“想挨打是不是?”
在杨昭昭手上吃了不少苦头的李丽华哼了一声,带着赵雯雯离开,她们在一个考场,自然形影不离。
等了一会儿,陆陆续续的,考试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到得差不多的时候,考试的铃声响起。
杨昭昭和林小芳在一个考点,不在一个考场。
和林小芳互相道了加油,杨昭昭走进自己的考场,找到自己的位置。
试卷发下来,杨昭昭浏览一下卷子的题目,大致心里有了一个底。
今年的题目,居然比去年的要难一点。
不过这都难不倒杨昭昭,这大半年来,杨昭昭可没少复习,说是废寝忘食也不为过。
她填写好自己的名字,拿着厉一凌送的钢笔,刷刷的 写上答案。
第一场是考语文,作文杨昭昭心里有底。
最后一道作文,读《画蛋》有感。
杨昭昭认真的身体,作为一个经历过高考,眼界比别人丰富许多,且经历过商场风云的杨昭昭来说,能写的不少。
不过,想要写好这篇作文,也不容易。
略微思考两分钟,杨昭昭文思泉涌,下笔犹如神助。
不过半个小时,就写完一篇读后感,还有时间检查一下是否有错的题目。
这一检查,还真的被她检查了一道题错了,幸好发现了,及时改正,又得了两分。
在允许交卷的时候,杨昭昭交了卷子,在不少人羡慕的目光下走出考场。
监考的老师没事看了一下杨昭昭的卷子,发现得分率特别高,前面看的几道题,基本上没有错误。
有一道题他以为错了,串门问了一下隔壁的老师,才知道人家学生是对的。
老师好奇的看了眼考生的名字,杨昭昭。
啧,这个同学考得挺不错的,就连作文写得他都喜欢,要是他阅卷,应该会给满分的作文。
字迹工整,条理清晰,还有理有据,写得特别好!
上午考一场,下午还有一场考试。
考生都是外地过来的,自己带了干粮吃。
林小芳和杨昭昭以及另一个叫卫晨的知青聚在一起,他们一起吃午餐,一起对答案。
现在的高考,都是估分的。
不像后来,是查了高考成绩才报名学校。
他们都是报名后才知道自己的成绩,所以估算分数很重要,一不小心分数落差太大,会影响报考的学校。
午餐杨昭昭也是饭团,她打开盒子的时候,其他人都不好意思和她一起吃,杨昭昭的饭团看起来很有食欲。
林小芳是一根玉米,一壶水。
现在恰好是玉米可以吃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啃玉米,杨昭昭吃腻了,所以做了饭团。
卫晨是两个野菜玉米窝窝头,还有一壶水。
看着他们的午餐,杨昭昭没说什么,又拿了一个饭盒出来:“你们一人吃一个吧,我怕不够多带了一份。”
“不用不用,我吃玉米就行。”林小芳拒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