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最主要的是,蛇清抗癌胶囊的价格非常美丽,一颗药的成本在五毛钱左右。
就是翻两倍价格出厂,早期肝癌患者,顶多花个五百块钱就能痊愈。
中晚期患者应该需要一千块,在八十年代这个价格对普通人来说有点困难,可比起国外动辄上万十几万的价格,蛇清抗癌胶囊绝对算廉价。
效果好,价格低,这绝对是完美药品。
苏月曦终于满意了,而她和她的团队,又再一次扬名立万。
作者有话要说:
从白天熬到凌晨四点,居然才码了两千字,我都佩服自己了。
大声呐喊:好讨厌卡文啊……〒_〒
第111章 准备买房 ·
首都
“苏医生, 好久不见。”
首都火车站,苏月曦刚下火车,就在人群中看到穿了白衬衫配西裤, 宽肩窄腰比明星还好看的秦枭。
苏月曦吃了一惊,三年前秦枭立了大功升迁离开, 从那之后, 苏月曦就只是偶尔和他有书信联系,再也没见过面。
没想到,这一次在首都来接他们的人, 居然是秦枭。
故友重逢,苏月曦有点惊喜,扬起明媚的笑容说:“秦同志,好久不见。”
秦枭嘴角也挂着笑容, 很自然的伸手接过苏月曦手里的行李箱说:“好久不见, 苏医师你还是风采依旧。”
“呵呵,谢谢夸奖。”
苏月曦抿嘴一笑, 而已经为了女儿婚事愁断肠的许婷,望着秦枭的面容,双眼开始放光。
“同志你叫秦枭吧!今天怎么是你来接我们?”
“我是陪我叔叔特意来接你们的,”秦枭刚说完这句话,不远处就有好几个人过来了。
“是苏医生吧!刚才人太多了,我们被人群冲散,抱歉来晚了。”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秦进民,是接待处的主要负责人, 专门接待你们的。”
秦进民是个中年男人,和秦枭有几分像, 长的也很帅,说话斯斯文文的,有一股儒雅随和的气质,一看就是文化人。
至于为啥他们会来接苏月曦,当然是因为苏月曦研发出了癌症药,声大噪,就被邀请来首都参加医学探讨大会。
这个大会邀请了花国目前最顶尖的一批医者,其目的是让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探讨各种医学知识,扬长补短。
到时最高领导人还会亲自出现,会见他们这一批人。
这简直是盛会,这次来的全是医学界大佬,随便一个都是有真本事的人。
俗话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能够和这么多大佬交流,苏月曦当然得来。
而且还能和领导人见面,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谁不来谁是傻子。
当然,由于此次大会的含金量太高,苏月曦他们团队只有五个人受到邀请,就是苏月曦和林书音等几位教授。
而且,此次行程,食宿车费等国家全部包了,才会有接待者特意来接他们。
至于许婷,她太怀念首都了,这次就跟着苏月曦回来看看,费用是自费。
秦进民态度和蔼,苏月曦和他握手道:“秦同志不必太客气,我们也是刚到。”
秦进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那咱们就先走吧!车站太吵闹了,我领你们先去招待所休息。”
“好!”
苏月曦他们没意见,跟着招待处的同志一起走。
八十年代,国家已经比七十年代好多了,招待处是开车来的,比较方便。
因为人太多,苏月曦和秦枭就再也没有说话的机会。
这次的招待所直接设在二环内,是一栋新修的楼房,里面啥都是全新的,洗漱卫生用品样样齐全。
秦进民他们忙前忙后,给苏月曦他们开房间,准备饭菜等等。
等把一切都准备好了,秦进民他们才离开。
等叔侄俩单独待在一起,秦进民才玩味的看着秦枭,打趣他:“怪不得某人今天这么积极,主动陪我去车站接人,原来是为了接心上人啊!”
秦枭没有否认,秦进民看侄子沉默,恨铁不成钢的说:“你简直跟锯了嘴的葫芦差不多,想讨姑娘欢心得嘴甜知道不?就你这样子,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让我喝上侄媳茶?”
“而且人家苏医生的行情可好了,据我所知,首都好些上层领导,已经准备打发家里的子侄来勾搭苏医生。”
勾搭这个词有点难听,但秦进民说的是事实。
苏月曦才二十多岁,就接连研究出两款治疗绝症的药物,可以说,即使她以后不再继续研发药物,光凭这两款药,苏月曦就能让人高看一辈子。
聪明漂亮声好,苏月曦的行情,简直比领导们的女儿孙女还好。
道理也很简单,领导的女儿们是靠父辈才有地位,而苏月曦,却能带领一个家族更上一层楼。
秦进民自顾自说着,秦枭听到有很多不怀好意的人要打苏月曦的注意,眸中冒出刺骨了寒光。
他的手不由自主捏紧,整个人像是蓄势待发的猎豹。
事实上,秦枭的心里比谁都急。
他这几年写的书信,其实也没少暗示了自己的心意。
结果苏月曦却什么都不懂,只把自己当成普通朋友。
他也很无奈啊……
秦枭在心中叹了口气,说:“叔叔,我知道了,我心里有数,你不用管。”
秦进民撇撇嘴,“希望你快点吧!你今年可都三十多了,你要是再不结婚,你妈估计要直接把你绑着和别人结婚了。”
秦枭去:“知道了。”
——————
招待所里,秦枭他们刚走,许婷就围着崭新的房间到处转悠,惊喜的说:“咱们国家就是好,啥都准备周全了,本来我还担心回来后没房子住,却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地方。”
提到房子,苏月曦突然想起来,现在是八十年代,可以买房了。
首都的房子,不管是普通房子还是四合院,现在要是买了,都是稳赚不亏的买卖。
虽然如今她的奖金加上药厂分红,存折上的数字已经超过了六位数,在八十年代绝对是个富婆。
不过,谁会嫌钱多呢!
再说了,六位数也就是几十万,现在看着多,再等二十年,却只能买一两套房了。
要是再等三十年,就只够首付了。
钱放着是没法生钱的,还不如买房子投资。
顺便也能让许婷心安,有了房子,她就不用担心回来后没房子住,被人笑话了。
心动不如心动,苏月曦一边换睡衣一边说:“妈,你这几天没事到处转悠转悠,看看要是遇上卖房子的,有瞧得上的,咱们就买了。”
“买房?”许婷眉头一皱。
她一屁股坐在床上说:“那得花多少钱,还是算了吧!咱们又不是没房住。”
七八十年代,多数工人都抱着等厂里分房子的想法,极少有人买房。
他们情愿挤在二三十平的小平房里,拿钱去买手表自行车,也不愿意花钱换个大点的房子。
许婷也是这么想的,在她看来,现在自家一家人全在南省,南省分的房子也不小,没必要在首都买房。
要是在首都买房,一年到头住不了几次,甚至有可能几年才住一次,不划算。
不了解历史的人,很多人确实想不到花国未来的房价有多疯狂。
苏月曦耐心说:“妈,咱们在南省的房子是分配的,只要离开部队,那房子就和咱们没关系了。”
“所以,南省的房子其实和咱们没关系,我们只是暂时可以住而已。”
“我不可能一直待在南省,我哥也早晚会退伍,要是没房子,到时候你让他住哪里?”
“咱们又不是没钱,趁现在便宜早点买不好吗?”
“现在便宜,难不成以后房子还会涨价?”许婷抓住了最关键的一点。
苏月曦托腮,“妈你想想,首都可是一国之都,古往今来,能住在这里的人都是非富即贵的人。谁都想来首都,可首都的土地有限,到时候人多了没地方住,这房子能不涨价吗?”
“这……也对啊!”
许婷是土生土长的首都人,她记得,在她小的时候,首都的房子确实很紧俏,偏远的地方都卖的很贵,城中心的房子堪称天价。
现在改革开放了,允许个人买卖了,说不定会恢复成从前的样子,那房子,还真有可能涨价。
再一个,苏月曦说的有道理,以后他们都得成家,有个房子也好。
“那我明天到处去逛逛,看看房子的价格怎么洋气?”
不用再绞尽脑汁劝她妈,苏月曦松了一口气。
她躺在床上道:“妈你尽量多看两套,以后我哥结婚,到时候有嫂子了,他和我们住在一起不方便,我打算一次性买两套。”
“你买?怎么可能?你哥又不是没钱。”
虽然苏月曦确实很有钱,可苏鸿兴一个大男人,有手有脚的,用妹妹的钱买房像什么话?
再说苏鸿兴的钱也不少,这几年他在部队里,吃住都在部队,没有花钱的地方,钱全部存在许婷手里。
现在他的存款已经有两千块多了,这么多钱,难不成还买不到一套房子?
她妈不愿意,苏月曦就没坚持帮她哥买房,道:“行,都随你。”
商量好了,母女俩早早休息,第二天一早各奔东西。
探讨会就在招待所的对面,苏月曦和甘琛他们集合后才一起出发。
本来苏月曦以为,去探讨会应该是很好的体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