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流》什么时候上映啊?”那摄影师问,“我还挺想去看看的。”
周达非一愣。他从来不关心裴延的近况,压根儿没想着问一嘴。
“我不知道。”
“没事儿。”丁寅笑了笑,“就裴导那排场,你还怕他上片前不宣传得人尽皆知?”
“就是劳烦周导到时候给咱们放个假了。考虑到裴延一贯的电影周期,”丁寅说,“我觉得大概率《左流》会在咱们这部戏没拍完的时候就上映。”
“…行。”周达非抿了下嘴,似乎不太想深聊这个话题。
从裴延家带出来的半个馒头还在口袋里,已经冷得有些僵了。周达非想了想,没有拿出来。
这天上午周达非和组内成员过了过效果图,美术快十点的时候先行去了医院,周达非不清楚他这过敏有多严重,心里还在盘算是不是得再招个人。
下午是剧本围读。这已经是开机前的最后一次围读。
与周达非之前拍过的所有作品都不同,《禁书之周》由于有罗木参演,借着罗木的名声和人脉所招募到的演员大多表演经验充足,也很有艺术修养。
第一次剧本围读的时候周达非就发现,他自己才是所有人里经验最少的那一个,这让他一度感到有些茫然,在“教演员”的时候也不像从前那么有底气——
这些演员都很优秀,在表演技巧上根本没有让周达非指导的份儿。
因此,最开始的一两次围读效果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很差。
颇有几个演员像当初的卢羽一样对周达非各种意义上不信任,甚至有人因为裴延对周达非感到不满,他们主要是冲着罗木来的;而周达非也没能立刻摸索出一条正确的路子。
但《禁书之周》是一个很典型的小成本电影,角色不多。周达非因此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每一个演员对故事的想法。
在聊的过程中,周达非曾经有过方向上的迷失。有专业素养的演员对于故事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他们会出于私心或者好心给周达非这个商业片导演裴延的外行小宝贝提各种各样的意见。
周达非本来就脾气不好,意见提多了简直是烦不胜烦,却还必须得咬着牙不发火——因为他找不到有理有据的反驳点。
后来有一天,周达非忽然想起裴延说过的一句话:导演在片场不能弱势。
裴延本人是个很典型的强势导演,他说一不二,连解释都不解释。可是他足够强,所以没人敢不听他的号令。
周达非并不完全认同裴延的工作风格,却逐渐发现裴延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在作者电影中,导演才是这个故事的拥有者。归根结底,大家讲述的是一个导演想要的故事。
周达非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思路,慢慢地引导演员向契合自己想要的主旨的方向作准备。由于台前幕后对周达非不服气的人很多,这个过程起初充满了摩擦,直到几次围读后才渐渐好转。
今天下午是最后一次围读,周达非照例到得比较早,他利用这点时间在电脑上复盘从前几次围读的成果,忽然发现自己在工作风格上越来越像裴延。
这种相似并不明显,因为大部分时候,向来骄傲的周达非都先入为主地把自己的工作改变归根于一种进步,而不是学习和模仿。
然而,昨天周达非现场观看了《左流》。
之后…又“看”了一次。
……
在接受过《左流》的洗礼后,周达非清晰地辨认出尽管《禁书之周》是他自己的故事,可他在塑造这个故事的每一个过程里都难逃裴延的影子。
尤其,是在工作风格上。
会议室里没什么人,安静得很。周达非又从兜里拿出了那半个馒头。
冷冷的,有点儿硬,得重新蒸一下才能吃了。
于是,像之前的某一天猝不及防地发现自己居然可以理解裴延面对市场时的庸俗选择一样,周达非再次一瞬间意识到:当裴延不再强求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排斥裴延给他带来的一切。
譬如工作风格、艺术理念.…..
还有…这个馒头。
周达非漫不经心地靠在转椅上,定定地端详着这个馒头,忽然好奇地想:裴延的毕业论文到底写的什么?
“如果裴延没那么喜欢我就好了,”周达非不轻不重地踢了桌子一脚,椅子因此转了半圈,悠悠荡了好久才停。
周达非蛮不讲理地在心里想,“如果裴延不喜欢我,我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找他讨论艺术了。”
第110章 诸事不宜的好日子
开拍前的最后一次围读中规中矩,按周达非计划的进行,没出什么岔子。
正式开机是在五天后,接下来的几天便没有安排什么很密集的事务。
周达非在家里收拾行李,他租的房子这个月就到期了。考虑到上海租金很贵,且接下来的几个月自己都会住在剧组,周达非便没有续租,打算把所有的行李都带去剧组。
周达非是个没什么拖延症的人,做事效率也很高。临行前的最后一天,周达非已经处理完一应事务,难得清闲地可以在家里躺着,刷一刷手机上的无效信息。
【群聊:肥肥会有奥涅金的「坚强.jpg」(3)】
林浅予:「话说,今日我突然发现,周导的大作是不是要上映了?」
林浅予:「—>0的恋爱?」
赵无眠:「我也发现了。」
赵无眠:「听说我校话剧社打算出钱请社员一起看。」
赵无眠:「还送可乐爆米花(心动动」
周达非:「………」
赵无眠:「为什么我们在话剧社的时候就没有这种好福利(骂骂咧咧」
林浅予:「那当然是因为我们有个“好社长”了^-^」
周达非:「。」
周达非:「你俩参加话剧社难道就是为了混点儿福利?」
赵无眠:「不然呢。」
林浅予:「不然呢。」
林浅予:「我打算翻翻黄历,挑一个诸事不宜的好日子,去给周导的新片贡献一下票房。」
赵无眠:「…带我一个。」
赵无眠:「就来学校门口这家影院吧。听说在这里看周达非的电影还能送五元小食代金券。」
周达非:「………」
林浅予:「ok」
群里林浅予和赵无眠热火朝天地聊起了贡献票房的具体事宜,周达非起床煮个泡面的功夫群里又是99+。
林浅予:「说起来…周导自己打算去看自己的新电影吗?」
周达非:「我八成是没空了。」
赵无眠:「又要开机?」
周达非:「嗯。明天就去影视城。」
周达非把手机放在一边,边看边吃起了泡面。
虽然没空去看,可周达非还是点开了买电影票的软件。他发现《无限趋近于零的恋爱》已经开始预售,主要演职人员名单上有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部周达非并不喜欢的电影,但他依然在拍摄的时候竭尽所能,最终成品还算不坏。
对于周达非来说,这部电影就像很多人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你看不上它,却还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得到它。而你从中收获的东西,只有在步入下一个阶段后才能看清。
尽管不太愿意承认,可事实是如果没有《无限趋近于零的恋爱》给周达非打下的底子,《禁书之周》这一摊子他可能甚至都撑不起来。
想着想着,林浅予私人的对话框忽然从顶端跳了出来。
林浅予:「那个,」
周达非:「?有什么事儿不能在群里说?」
林浅予:「裴延的事。」
林浅予:「微笑.jpg」
周达非:「。。」
林浅予:「裴延过段时间又要来录我的节目了。你能不能给我透个底,你俩现在到底是什么关系?」
林浅予:「不然我怕我一不小心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说了,导致裴延一个不高兴在我的节目上发挥得好像在银云颁奖现场。」
周达非:「………」
对于自己和裴延的关系,周达非始终感觉复杂。
从前这是一段他羞于提及的经历,后来他可以正视甚至接受,却仍然不知道如何形容。
想了一会儿,周达非试探道,「…师生?」
林浅予:「…」
第二天,周达非拖着三个大行李箱搭上了去外地的高铁,过几天就是开机。
好巧不巧的是,正式开机那天正是《无限趋近于零的恋爱》上映的日子,那是个北方晴得无比透彻的冬日艳阳天。
开机仪式时,周达非站在人群里。这次他仍旧不是中心,影帝罗木才是。可对于这次的电影,他却是满怀期待的。
他想起《柠檬凉》开机时的绝望逃避,《无限趋近于零的恋爱》开机时的被人轻视…
上一次,他充满激情和愉悦地做一个作品,好像真的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毕业,是和赵无眠一起合作话剧。
那是如今的周达非能够回想起来的、人生中最后一次彻底的快乐。
在这之后的几个月,周达非错过了奥涅金,阴差阳错地被裴延强势入侵,从此他的世界被搅了个天翻地覆,连有关艺术的精神净土也难逃厄运。
裴延先是控制他的生活,而后击溃他的理念。在不知不觉间,周达非被裴延改变了很多。
即使是在裴延抽身离开后,他带来的影响仍散发着不尽的余威。
周达非知道,很多时候裴延都是对的,这或许也是裴延成功的原因。
可就像曾经的周达非束缚于自己对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喜爱一般,他不排斥裴延带来的一切,却更渴望能挣扎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特别是,当他无意中被唤醒了有关从前的、真正的自己的回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