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周达非是拿了个还算叫得上名的奖,但这一行奖项海了去了,每年崭露头角的新人一抓一大把。
周达非知道电影节会有些人或者公司找上他——这是他参赛的初衷,他也并不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些送上门的机会,包括夏儒森。
可客观来说,仅凭周达非目前极其有限的作品里展现出来的才华,还远远没有到会被夏儒森高看一眼的程度。
这不是妄自菲薄,这叫有自知之明。
夏儒森说话简洁语气严肃,丝毫不拖泥带水。他都没有寒暄,直接问周达非是否愿意来一趟他位于上海的工作室,洽谈合作事宜。
不知为何,凭着在横店短暂的碰面,周达非竟觉得对方可能真的是夏儒森。
周达非思想上充满疑惑,行为上却格外积极,在电话里就约定了第二天上门拜访。
关于被夏儒森挑中的原因,周达非已经隐隐有些预感。
可这对他来说没那么重要。
就像裴延选沈醉演《失温》的动机也并不纯粹,可这依然是一件双赢的事。
–
周达非在铁门矮墙前又站了会儿。就在他怀疑这是不是真的是个逼真的骗局时,门开了。
“进来吧。”开门的是丁寅,他一脚抵着门给周达非让出空间,“不好意思啊,刚刚在吃午饭,没听见。”
“没事儿。”周达非走进去,院子里没有什么特别的装饰和填充,只有些摄影器材,像样的花盆都找不见一个,朴素得像上个世纪的大院。
屋里倒是好些,像个正常的办公场所,只是跟高端奢华这样的词也是沾不上边,一眼望去很难让人联想到夏儒森这样德高望重的电影界泰斗。
而周达非注意到的是,这里没什么烟火气,桌上干干净净,碗筷也是一个没有,倒是椅子板凳有倒有歪——一看就不是在吃饭。
“你在这儿等一下,我去喊夏导。”丁寅说。
“嗯,”周达非想了想,又说,“我不急。”
丁寅上楼去了,周达非找了个没倒的椅子坐下,过了会儿听见有人下楼的脚步声。
他以为是夏儒森,站起来抬头一看,竟然是沈醉。
沈醉可能是听丁寅说了周达非会来,倒没有特别惊讶,只是稍稍有些没来由的羞赧,“你来找夏导?”
沈醉从楼梯上下来,“昨天那个电影节的线上展映我也看了,你的短片拍得很好。”
“还有之前,《柠檬凉》,”
“《柠檬凉》就算了。”周达非笑着打断了沈醉,“这片子是我拍的没错,但换个人拍估计也差不到哪里去。”
“不,”沈醉却难得地反驳了周达非。
周达非有些意外。
沈醉像是很少会在人前主动说些什么,他不太会表达但是态度坚定,“我能看出来《柠檬凉》换个人拍会是什么样,可它并不是那个样子的。”
周达非顿了片刻,沈醉的认真让他没有再谦虚。
“谢谢。”
沈醉笑了下,丹凤眼扬起,很好看的样子。他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可手机忽然响了。
这可能是个沈醉不能无视的电话号码。他有些迟疑,周达非摆摆手,示意沈醉不用拘束。
沈醉走到了一个小角落里接通,“喂。”
电话那头的人不知讲了些什么,沈醉皱了下眉头,哦了一声。
没一会儿,丁寅风风火火地来了。
“周达非,”丁寅抬了下下巴,“上来吧。”
周达非上楼的时候,沈醉的电话刚好打完。
周达非冲沈醉笑了下算作告别。
沈醉也牵了牵嘴角,却有些失落。
他对周达非始终有一种朦胧的好感。尽管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他不可能真的去做什么,但发现周达非对自己的近况并不好奇,他还是会有点失落。
正常人碰面,哪怕是出于寒暄,也会问一句你来干嘛或者近来可好。
可是周达非什么都没问。
而正在上楼的周达非此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不过他想起来的是自己也应该礼貌地夸奖一下沈醉在《失温》里的表演。
那也确实是个值得夸奖的角色。
可不知为何,周达非没有开这个口。
他似乎不太想承认自己去看了《失温》,大抵是没花钱的缘故。
–
和很多名人一样,夏儒森有一张很经典的艺术照,黑白的。各类新闻或评论在提到他时往往都会用这张照片,极具标志性,但凡关注他的没谁没见过,也包括周达非。
这张照片是很多年前拍的,那时候夏儒森还只能算个中青年。只是黑白照会在很大程度上模糊年纪,这么多年过去了,周达非觉得夏儒森还是照片里的那个样子。
威严、不苟言笑、极具定力,目光对着谁都自带一种审视。
周达非进来的时候,夏儒森向来苦大仇深的眉宇比往日还要紧上几分。
周达非怀疑这或许与楼下歪倒着的椅子凳子有关,又或许与沈醉有关。
“夏导。”周达非十分恭敬。
夏儒森坐在桌前,抬起手的时候指头抻直并拢。看得出来,他并不高兴,但很讲规矩,“请坐。”
“你运气不错,今年电影节算不上神仙打架。”周达非椅子还没坐稳,夏儒森就开始了他别开生面的寒暄。
“………”
“…确实。”周达非也不矫情。
“跟你竞争的片子,基本每一部都有一到两处明显硬伤;”夏儒森端起大茶杯,“甚至于你的短片,也不是十全十美。”
“缺点仍然存在,优点不够明显。”
周达非:“………”
夏儒森喝了口热茶,缓缓放下茶杯,“我讲这些,不是说教也不是打击。而是想告诉你,如果现在有人联系你,对你的才华表示激赏并且画大饼一样地说要拉着你一起搞个‘旷世巨作’,那他要么是骗子要么是傻子。”
“也可能两者都是。”
“每年电影节后都有新人心浮气躁上当受骗,”夏儒森眯着眼睛,脸上的皱纹似乎在悠悠叹气,“自以为天赋异禀,却最终蹉跎岁月、一事无成。”
周达非从小就很聪明,总是能花比别人少得多的时间精力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至少在上大学之前都是如此;
读大学后,他更是彻底放飞自我,他每个学期只有考试月努力读书争取不挂科,其余时间都在“不务正业”。
他在成长阶段很少听到这样中肯直接而一阵见血的劝诫。
“您说得对,”周达非说,“我也觉得自己这个奖拿得有点儿…名不副实。”
“那倒不是。”夏儒森竖起两指摆了摆,“这是青年电影节,本来就是给新人的舞台。新人有不足是很正常的,今天叫你来也是给你提供一个机会——当然,要不要取决于你。”
周达非想了想,忽然道,“其实我一直是您的影迷。”
“我知道。”夏儒森十分淡然,“刘珩跟我说过。不过这不代表什么,一个人喜不喜欢我的作品不影响我对他的评价。”
“那您为什么会挑中我?”周达非觉得夏儒森也是个直来直去的人,索性直接道,“我缺乏经验、能力有限,甚至不是科班出身。”
夏儒森终于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笑,却分不清是真笑还是冷笑,“你已经猜到一点了对吗。”
周达非顿了顿,“因为裴延是吗。”
“之前刘珩跟我说过你很喜欢我的电影,当时我没放在心上。”夏儒森说,“毕竟我跟裴延,道不同不相为谋。”
“直到今年年初我听说你跟裴延闹翻了——我想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的。”
“昨天我看了你拍的短片,”夏儒森打量了一下周达非,“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之前跟裴延搅在一起耽误时间,但我觉得你确实是能吃这碗饭的。”
“如果你愿意,可以来我的剧组工作,这对于新人来说是很好的机会。”
周达非从夏儒森时而直白时而隐晦的用词里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夏儒森认可周达非的能力和态度,但挑中他的根本原因还是裴延。
可能真的就像裴延选沈醉演戏一样,夏儒森也想借周达非打裴延的脸。
周达非心里感觉怪怪的。
他对裴延的行事作风不认同,可这并不代表他愿意被人当成刀使去攻击裴延。
特别这个人还是夏儒森——一个看起来绝非小肚鸡肠的人,周达非很难理解他的动机。
“那…如果我去,您打算让我干些什么呢?”片刻后,周达非换了个话题试图缓和气氛。
夏儒森看了周达非几秒,或许是看出了周达非潜意识做的选择。
“反正是跟组,具体取决于项目内容。”夏儒森说,“哪个部门缺人就让你去哪。我有我的拍摄风格,跟裴延不一样,你用心的话能学到不少东西。但辛苦也是少不了的。”
“至于工资…行业平均水平,肯定比不上裴延给你的。”
周达非不是特别关心工资的事。
夏儒森尽管招募周达非的动机不纯,可也的确不是在坑他。
夏儒森的剧组没有裴延的富裕,但在业内人脉广面子大,以后出去履历也会很光鲜。
但是,周达非并不想学习如何去讲一个夏儒森的故事。
周达非和夏儒森一样,或者说他想像夏儒森一样,去拍摄作者电影——
他想讲自己的故事。
旁观别人当导演跟自己当导演完全是两码事。
导演绝不是剧组各部门工作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堪称灵魂的有机总和。
——————–
上一章我置顶了一条我个人觉得写得很好的评论,然后就有读者留言说我置顶就是不接受不同意见(?我是有点迷惑的
每个读者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只要不涉及ky、刻意扭曲等,我支持读者有自己的理解,更不可能不让你发声;
通常我会章节置顶的评论,要么是解释一些看完这章后可能会有的疑问,帮助读者理解(我写作能力有限的锅),要么就是我觉得评论本身很精彩。我尊重读者有理解的权利,难道我作为作者没有表达的权利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