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前途光明
周达非很为这个机会感到心动,可他最终决定拒绝。
谢谢您愿意为我提供跟组的机会, 周达非站了起来,可是我更想自己摸索。
夏儒森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似乎已经对这个结果有所预料。
我很遗憾。 夏儒森平静地说。
屋子里本来就谈不上轻松的气氛显得愈发紧绷。
周达非没有继续呆下去的理由。他不尴不尬地鞠了一躬,“那我就不打扰您了。”
夏儒森没有再说话。
窗外响起一声闷闷的雷,闪电带来的光一瞬骤亮,片刻后又复归寂灭。
周达非走到门前,松松拧开门把手。锁舌转动发出一声吱呀,说明它需要润滑油了。
“你比我想象中的要更有想法、也更坚定,”夏儒森忽然开了口。
周达非手一顿,回眸朝屋里看去。
窗子是大开着的,光却很暗。夏儒森坐在桌后,他的书房与裴延的对比鲜明,唯一的共同点或许是都堆满了手稿。
“年轻人,祝你前途光明。”夏儒森说。
周达非实在是不能理解这样的夏儒森有什么理由要跟裴延过不去,他必不是小肚鸡肠勾心斗角之人。
“夏导,”周达非放下把手,“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您跟裴导关系这么…互不相容呢。”
夏儒森皱了下眉,像是有些奇怪,“即使我并不好奇你和裴延的关系。但我以为像你这样一个显然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是不会为裴延说话的。”
“我不是帮他说话。”周达非辩解。他走到夏儒森面前,却没有坐下,“我只是真的很困惑。”
“我看过您所有的电影,我不认为您是那种不能容人的导演。难道就因为裴延选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就一定势不两立吗?”
夏儒森看了周达非一会儿。他目光平和,似乎并不为周达非的发问感到恼火。
“裴延的选择固然令人感到惋惜和失望,但我也不是非要跟他这个人对着干。”夏儒森端起茶杯下意识想喝,却发现里面只剩一半的茶水已经凉了。
周达非很有眼色,立刻拎起地上的开水壶给夏儒森倒上。
他倒茶水的姿势好看而标准,是小时候被周立群那个王八蛋教出来的。
冒着热汽的开水汩汩流出,滋滋嘀嘀地落在茶杯里的水面上。水面不断上升,声音也在发生变化。
夏儒森看着周达非,“我只是不想让裴延成为一个过于成功的模板而已。”
周达非放下水壶,愣了一会儿。
夏儒森站了起来,立于窗前,不知向外在看些什么。
从侧面看去,他的眼神有一丝浑浊,“裴延想要不受束缚、想要名利双收,这是他的自由,我无从置喙。”
“可你试想,如果以后的电影人皆以裴延为榜样,不悉心钻研艺术本身,而是削尖了脑袋想着如何迎合市场,如何经营公司,如何殚精竭虑赚更多的钱、有更大的名声…”
“长此以往,人心浮躁,即使少部分肯坚持的也容易被劣币驱逐良币,那还有谁能潜下心来认真拍电影呢?”
“不喜欢裴延的人确实很多,但大多数本身就既无德也无才,纯属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夏儒森的语气充斥着不满,“这种人我是看不上的。”
“我跟裴延并没有什么个人恩怨。我只是不希望有理想的孩子还没成长起来,就被这光怪陆离的世界迷失了方向。”
夏儒森的话振聋发聩,周达非沉默良久。
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与有荣焉。
自己并没有看错人,夏儒森确实是一个德艺双馨的电影人。
然而,周达非又想到了《失温》。
“可是,”他有些犹豫,“裴延拍出来的东西…有些,也还行吧。”
“那是因为裴延极有天赋!”夏儒森厉声打断周达非,偏头瞪了他一眼,“你昨天得的奖裴延17岁就拿过了,他那会儿参赛的短片比很多人37岁拍出来的东西都好看。”
“裴延有天赋,运气也好,甚至有不错的经商头脑,可以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他还能达成一个不那么难看的平衡。”
“但这种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其他人——包括你我,大概率都是不行的。”
“………”
周达非怔了几秒。夏儒森对裴延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完全不符合他们水火不容的关系。
周达非再次联想到杨天说裴延小时候被人寄予厚望。
“您是因为觉得裴延让…”周达非开口很谨慎,“一些人失望了吗?”
“其他人我不知道。”夏儒森反倒不遮不掩,他转了回来,拿起茶杯吹了吹,“就我个人…裴延小时候确实有很多人看好,但我那个时候就,”
“我不是不喜欢他,而是他给我的感觉太聪明了——或者,用精明这个词要更合适一点。”
“我始终认为做学问搞艺术的人身上都得带点儿钝劲儿,这跟智商无关,更多的是一种性格。”
“没有这股子钝劲儿,要如何能抵抗得住外界的诱惑、如何忍受一个人的苦闷寂寞、如何承受数不尽的失败…”阴天的世界像蒙上了一层雾蒙蒙的灰,夏儒森激昂浑厚的声音让它变得更加质感 。
“自古以来,矢志不渝都是要付出巨大牺牲的。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周达非说。
“我说你是搞电影的料,并不是说你多么有才华,现在的你比当年的裴延差远了。”夏儒森看向周达非的眼神有一丝语重心长。
“………”
周达非知道自己跟裴延有很大的差距,但亲耳听别人说出来还是感觉怪怪的。
特别这个“别人”还是夏儒森。
夏儒森观察入微,大抵是看出了周达非微妙的情绪变化。
“我不是说你一定不如裴延。只是裴延从小就在剧组长大,他的父亲就是个很出色的摄影师。”
“当他在片场耳濡目染的时候,你都在做海淀卷。”夏儒森的语气比刚才缓和了几分,“所以你想要成功,就得把落下的补回来。”
“………”
夏儒森还知道海淀卷。
“裴延很有天分,可我依然更看好你。”夏儒森说,“因为我听说你本可以拥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却还是选择了这条路。”
周达非没有问夏儒森是从哪儿听说的,十有八九是燕名扬,甚至可能是谭总。
这天周达非临走前,夏儒森再次邀请他来自己的剧组工作。
周达非到这时才意识到,或许夏儒森确实看上的是自己这个人,打击裴延更像是个副产品。
只是夏儒森看中的主要不是周达非的才华,而是他的坚持——与裴延形成了鲜明对比。
周达非跟大部分新人比算很优秀的,但对于夏儒森来说,周达非的优秀还太有限了。
“或许我不该心存利用你打击裴延的想法,”夏儒森像在思索,“但天赋和热爱不该被浪费,我确实希望你能来我的组工作,你应该看一看真正的电影从业者是如何工作的,跟裴延项目的模式有很大差别。”
周达非很少碰到这样不知道如何措辞的场合。他斟酌了很久才道,“夏导,我非常喜欢您的电影,也非常渴望跟您一起合作的机会,可是我不仅仅是想从事电影行业。”
“我想当一个导演。”
“你想拍作者电影?”夏儒森十分敏锐。
“对,”周达非觉得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我知道我还有很多不足,可我觉得在自己做导演的过程中历练或许会更好。”
夏儒森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尊重你这次的选择,希望以后我们能有机会合作。”
从夏儒森的工作室出来,周达非走了两条街才到地铁站。
外面已经下过一场暴雨,路面被染成深色,湿漉漉的。十月的上海温度还不算低,一场秋雨驱散日光的暑气,比起阴冷,更多的人会愿意形容它为清凉。
周达非走在“清凉”的街道上,路边有电影主题的咖啡馆,屋内的墙壁和玻璃上错落有致地贴了许多电影里的经典人物和剧照。
周达非看见,在一众演员中,还有张裴延的海报。
裴延的大名如雷贯耳,却不常在公共场合露面。咖啡馆的门开了半扇。周达非看见有女生指着裴延的海报问前台,这是哪个演员。
前台也是个年轻小姑娘。她热情洋溢地说,“这是裴延啊,就是拍《沉睡小火车》的那个!去年春节档的《失温》也是他的电影。”
如果周达非两年前路过这里,他一定会翻个白眼大步离开;
如果周达非一年前路过这里,他可能会在心里狠狠呸一声;
可是周达非今天才路过这里。
他对夏儒森心悦诚服,对自己的局限有自知之明,他面对裴延却是五味杂陈、很难服气的。
周达非天生倨傲,不屑与人攀比。就像当年他在北京和赵无眠告别时说的那样,他只是想做一个导演,不在乎是不是最好的。
他原本是这样的。
周达非在咖啡店门前站了几秒,转身离开,继续往地铁站走。
他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他只是觉得自己绝不能输给裴延。
而已。
–
与此同时,裴延家。
杨天看着裴延通知这个联络那个,一副一天之内就要建个组出来的样子,心里愈发不安。
“我说,你该不会真打算一年之内拍个长片出来冲银云奖吧。这跟自杀有什么区别?”
裴延却懒得搭理杨天。他正在思考能选角问题。时间有限,题材又偏文艺,裴延只能选择自己熟悉的、并且能力强的演员合作。
一旁的杨天仍在喋喋不休,“咱们现在只有个剧本——不,连剧本都没有,你写的这只能算个故事大纲。”
“再说你找演员。沈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你看看咱们公司还有别的演员看起来能搞银云奖的吗?你从外面找演员,这么急人家哪儿有档期啊。”
杨天讲个没完,裴延有点烦,“你要是不敢就算了。”
“什么我不敢,什么算了?你是说我反对你就不拍了?”杨天本能地觉得裴延没有这么好说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