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屋顶上的小笼包
文案:
卫煦上辈子满心满眼的都是自己的科研工作,最后劳累过度死亡。
回想自己的一辈子,外人看来家庭圆满,琴瑟和鸣,丈夫在科研上也是举足轻重,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大后出类拔萃。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夫妻关系淡漠,孩子感情缺失严重,为人冷漠。
再次醒来,她想用心的过自己这新的一生,看着依旧淡漠的男人,不如放过彼此,各自重新好好生活。
第1章 新书来了
“卫老师,你可算是醒了,身体还是要多多照顾好的,研究所里的工作忙,那也要好好的吃饭,你这营养太缺乏了,这一瓶葡萄糖滴完,回家可是要打上一碗鸡蛋茶,好好的补一下。”
卫煦听着这话,睁着眼睛思考了好一会,目光所及,看着面前的卫生所,墙面吭哧不平,也不是刷的白灰,毕竟白灰也挺难弄的,只有一张破旧的桌子,一条腿还有些短,特意在下面垫了一块砖。
外面大喇叭上还在放歌,墙上挂着的日历,现在是一九六五年,她没做梦?
这一年她应该是二十六岁了。
十八岁毕业于西北农学院,二十岁的时候,根据组织的介绍,结婚,接连生下三个孩子。
第三个孩子还不到五个月的时候,她和傅则就被调到了条件比较艰苦的内地北部地区。
傅则的研究方向在卫星航天,工作紧,任务重,时不时的还需要出差,这次他就已经出差半个月了。
“卫老师,你饿不饿啊?我去食堂给你打饭吧。”
于秀灵把刚刚给卫煦量体温的体温表收好,她是招待所的护士长,也是本地人,护校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这里工作。
卫煦摆摆手,看看吊瓶里的药水。
“没事,我,我一会回家再吃。”
她现在还是很恍惚,自己就这样回到几十年前,怎么想还有些匪夷所思。
于秀灵眨眨眼睛,又给她倒了一杯热茶。
“你渴了就喝,我去吃个饭。”这会已经是中午饭点了。
卫煦点头道谢。
于秀灵双手插在白大褂的兜里笑着走了。
卫煦不是个脆弱的人,她已经走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这会也只是慢慢的冷静下来,能回到现在当然是好事,她的牵挂也只有三个孩子。
虽然现在已经是三月份,可这没有什么春天的迹象,外面还刮着呼呼的风,现在自然跟后世比不了,整个国家经济都不好,甚至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好,这里又地处内陆,交通不便,但国家正常的一些国营店倒是有,再加上他们工作很忙,所以她跟傅则都一致同意把孩子放在老家,老大老二由婆婆带,老三是让她娘带,每个月几乎把他们两个人一大半的工资都寄了回去,还有各种补贴。
只是上辈子在今年过年回家的时候,才看到大儿子右手的小拇指没了,她心疼的抱着儿子,婆婆也只是含糊其辞,说不清楚,她知道婆婆偏心老二一家,但也没有想到这么偏心,她儿子已经瘦的皮包骨头,小拇指的事情,也只说是小孩子打闹。
可也因为长久没见,孩子跟自己的感情也不深,后来,她把孩子都送到了她娘那边,自己继续扑到工作上面,也跟婆家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小女儿小时候跟着婆婆也经常会听到一些不堪入目的话,你娘不要你了,以后就把你嫁给一个傻子的话,即使后来的情况改善,也没办法挽回童年受到的伤害。
她这一辈子于孩子来说,活的真的很失败。
卫煦想到具体的时间,大儿子的小拇指出事大概也就是五六月份,她要在此之前把孩子都接到自己身边,所有孩子,都必须要在父母身边,这是她的责任。
至于傅则,他们之间的事情更多,说不清楚,只是从那件事情之后,他们之间关系也不好,傅则工作情况特殊,更是动不动的就消失,虽然他们没有办理离婚证,但也跟离婚差不多。
她是搞科研的,理解傅则的工作特殊,可他们彼此的这一份理解太过浮于表面。
这一辈子?就先这么着吧,孩子是第一位的,轻轻叹了一口气。
于秀灵吃过午饭,又过了好大一会,她来的时间正巧,葡萄糖也马上滴完。
“麻烦,谢谢了。”
卫煦是个很强大的人,不然她在工作上也不会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作为土壤研究类的专家,她是建国后的先锋,做的工作是改善土壤,使其能够多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提高产量,一切都是围绕着能吃饱饭来的。
于秀灵很喜欢卫煦,她人长的好看,待人接物也很有礼貌,更别说人还是搞科研的,上过大学,是知识分子,以后肯定是科学家,再说人家做的是对全国人民都有好处的事情,值得敬佩。
“客气啥,这都是应该的。”说着话把针给拔了。“按着,不出血就成。”
卫煦从病床上坐起来,她是在实验室里突然晕倒送来的。
“对了,你家傅老师也快回来了吧,好像也走了很久。”
卫煦没啥心情提到他,随便糊弄的开口。
“应该吧,他们工作忙。”
于秀灵叹了一口气。
“谁说不是呢,不过人家做的都是大事。”
卫煦想到上辈子的事情,关于科研方面的好消息估计马上就能出来,不过不是同一个专业,她也帮不上什么忙,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成。
“那我就先回了。”
于秀灵把吊瓶也给收走。
“得嘞,但愿你以后不再进医院,这不好好的保重身体,我可是要向领导举报你的。”
卫煦这会心情还不错,她一定会好好的保重身体,把孩子带好,走出医院,棉袄裹好自己,又围好围巾,迎着风,没有回家,直接去了研究所,她要请假回首都。
研究所的里的人要请假,都是要跟所长说。
所长叫秦奉朝,是卫煦西北农业院的教授,今年有五十多了。
卫煦敲了敲门,然后才进去。
秦奉朝正在看研究报告,抬头看见是她,听到今天上午她晕倒被送到了卫生所。
“快进来进来。”
卫煦脸色这会还算是有些恢复。
秦奉朝给她倒了一杯热茶。
“快喝点,暖暖身子,我中午回家跟你师娘说了,晚上给你炖条鱼,补补身体,晚饭去我家吃。”
卫煦看看时间。
“谢谢教授,我这次过来是想跟您请个假,我想回老家一趟,把我孩子都接过来。”
秦奉朝听到卫煦的话,也没啥意见,人家接孩子过来是正经事。
“现在所里是不忙,但你想好,三个孩子都接过来,傅则工作忙,你工作虽然不需要经常出差,但你一个人带孩子是不是太辛苦。”
还有是这边的条件艰苦,他记得卫煦家的孩子还都挺小的。
卫煦已经想好了。
“老大跟老二都能自己照顾自己,老三我就送到托儿所,交上一笔钱就行。”
秦朝奉没有多劝卫煦,组织上也在努力让每一个背井离乡来到这里的科研人员都能全家团圆,孩子跟父母在一起这是好事。
“那我给你批十天假,你得快去快回,还有这份报告,做的还可以。”
卫煦想起来他们现在正在做的研究项目,也进入收尾阶段。
“好,谢谢教授,我下午就走。”
秦奉朝没想到她走的这么急,也没再多说,签了假条,递给她的时候,还有些欲言又止。
“家里有什么困难的,就跟组织反映,或者找你师娘,啥困难都不怕。”
他的学生他多少还是了解的,不是个冲动的人,这会这么着急,一定是有事的。
卫煦笑着答应下来。
“教授,您放心,我不会客气的。”
她转身回家就先收拾了东西,钱票,还有两身衣服,去供销社买的干粮路上吃,她家里啥也没有,一点多就搭上了老乡的车,得先到县里去买票。
卫煦回家没有打什么招呼,她来回路上都要七八天,几乎是在家里不过夜,接上孩子就要回来,没办法,现在研究所里缺人,能给她这么多的假期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坐老乡的车,到市里买上票,心里才有一些踏实,这会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她心里还是很恍惚。
从这里到首都唯一好的一点,是有直达的火车,不用倒车,也是方便。
她爹娘现在也退休了,俩人之前都是在钢铁厂工作,她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算是分别继承了她爹娘的工作,大哥已经结婚,没分到房子,但在远一些的起了一座房子,去上班是远了些,但胜在院子大,房间多,起码不拥挤。
小儿子现在也有一岁了,也不知道会不会走。
火车很慢,还很响,她买的是坐票,不逢年过节,火车上人都少,她也算是轻松,不过怎么着都睡不着。
女儿因为小时候受到的影响,上小学的时候因为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在学校里的时候都会被人欺负,一直到初中都瞒着家里,初二那年,实在忍不了,跟人打架特别严重,进了医院,她那个时候才知道这一切,没有怪女儿为什么不告诉自己,因为是自己做的不及格。
卫煦在火车上时睡时醒的,到了第三天下午六点才下车到首都。
首都跟大西北一点都不一样,热热闹闹的,什么友谊商店,百货商场,看起来就很不错。
她没有先回娘家,直接坐公交车去了婆婆家。
傅家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傅则是老大,也是傅家学问最好的一个孩子。
公公傅熊建是在部队工作,婆婆吕英退休之前是初中老师,条件并不差。
卫煦到的时候已经是七点,天已经全黑了,他们一家是住在部队的大院里,这会已经到处都在飘着饭菜的香气,她想到要见到儿子女儿,也不觉得累,好像全身都是力气,只是还没到门口,就听到屋子里传来的哭声。
“你哭什么哭啊?丫头片子一天到晚就知道哭,我跟你说啊,你要是再哭,我就把你关到门外面,爱找谁找谁,弟弟那么小,你就不能让着他吗?”
作者有话要说:
小笼包回来了,冲冲,我加油写,小天使们慢慢看,我会加油的。
第2章 傅寻傅言
卫煦一听就知道是她婆婆的声音,拳头握紧,她婆婆是个极其要面子的人,明明重男轻女可又偏偏在外面装的一点都看不出来,伸手敲了敲门。
傅寻跑过来开的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