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忘言听着,神情也渐渐紧了起来,嘴唇如抿成一条线,沉默了会儿,低声道:“多亏你了,事不宜迟,我这就去处理。”
正逢这时,有官吏在外面喊话,对玉忘言说,宫里来了内侍,通知他说,六位进京述职的外地王爷提前到了,让玉忘言和各位殿下速速进宫,先行跟六位王爷会晤。
玉忘言的眼神一沉。
“忘言,来不及了吗?”萧瑟瑟咬牙,不放弃的看着他。
“来不及也要做。”玉忘言低沉的声音,坚决如铁,“瑟瑟,我们现在就离开内侍省,我会声称染了风寒,去看太医,你回府歇着。”
“我……”萧瑟瑟摇了摇头,定定道:“忘言,你大胆的去处理,我相信你,帝宫那边我替你去,天英帝敕封我为一品诰命之首,大尧的一品诰命之首是可以上议政殿的。”
玉忘言神色一紧,“不行,你的身体重要。”
“我没事的,忘言。”萧瑟瑟的态度更为坚决,“我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这几天养的很好。如果顺京南营的事情,我们推断不错的话,那么力挽狂澜是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做到的,否则后果对我们也很不利,你知道。”她央道:“忘言,就让我去吧……”
拗不过萧瑟瑟,玉忘言只好妥协了,这厢何欢就在旁边等着他们的命令,玉忘言喊了何欢过来,在他耳畔说了一番话,说罢道:“此刻四殿下应该也接到宫里的传召,正从工部赶往帝宫,你务必在他进宫前将我的话转述给他,他会照办的。”
何欢正色的点头,立刻去了。
恢弘的帝宫,在萧瑟瑟眼前,更像是一座战场,一座奢华、美丽,而看不见杀机的战场。
她在宫人的引领下,乘上一品诰命之首可乘的小轿,被送到焦阑殿。
那六位外地王爷果然已经到了,萧瑟瑟从他们面前行过时,感觉到他们身上的凉气,看来也是刚到不久。而同时,六位王爷也为萧瑟瑟的到来而诧异,互相交换了眼色,又齐齐看向天英帝。
天英帝近日因病,气色不佳,脸上缺乏血色。
他诧异道:“你怎么来了,忘言呢?”
萧瑟瑟恭顺的福了福身,“回陛下的话,瑾王染上风寒,身体发热难受,只得去看太医,遣臣妾代行焦阑殿。”
天英帝皱了皱眉,有些担忧,摆摆手道:“也罢,入座吧。”
“谢陛下。”萧瑟瑟直起身,徐步到玉忘言的座位上坐下,因着怀孕,动作更显得缓慢而雍容。
旁边隔着一张椅子的玉倾玄看了,似笑非笑道:“瑾王妃真是瑾王的贤内助啊。”
“二殿下取笑了。”萧瑟瑟皮笑肉不笑。
“老四怎么还没到?”天英帝看向身边的大内总管。
这厢一个小太监低着头跑过来,在大内总管耳边说了什么,大内总管挥退了他,对天英帝道:“皇上,四殿下说临时有要事马上要处理,恳请皇上能允许他晚一点到。”
天英帝沉下脸来,“这都先斩后奏了,朕还能将他抓来不成?罢了,开始吧!”
有天英帝一声令下,六位王爷这便依次开始述职,由地位最高的祥王先开始,接着是吉王、福王,各自说到自己封地上的事宜,听来均是河清海晏,没出什么事情。天英帝也不时与他们谈论、提问,了解具体情况。
起初还是正常沟通,但诸王述着述着,焦阑殿的气氛就有些不对,天英帝的脸色也黑沉下来。只因诸王言词之间,三句不离“议政”“扩充军队”等字眼,竟是想扩张手中的兵权并参与到政事中来,掣肘天英帝。
殿中到场的一些臣子也听出不对,位低之人插不上嘴,能说话的怕也只有萧恪和御史两人。然则两人都缄默低头,仿佛是默认诸王的行径,萧瑟瑟看在眼里,眼底一片漆黑。
不多会儿,天英帝就因怒气而再次伤了身体,咳嗽着跌坐在龙椅上。
诸王见状,嘴唇都勾上了得意的笑,说道:“守卫顺京的东南西北四个营,守将都已经易主了,新的守将怕是不听陛下的命令。”
“你们……”天英帝咳嗽着,气急败坏,当即宣了御林军头子进来,想要清场。
谁料那御林军头子拒不听命,反还叩拜道:“回禀陛下,微臣为维持述职事宜的安全进行,已命手下御林军守卫在焦阑殿外,一定要保卫陛下的安全!”
好啊,原来是逼宫来了。萧瑟瑟漆黑的眼底,冰冷乍现,视线一一扫过诸王。他们这是有备而来,备的还不少,连御林军头子都给收买了。天英帝要是过不去今天,那可真就是栽在了这帮人手上。
眼看着诸王步步紧逼,心直口快的五殿下站到天英帝旁边,骂起了诸王。
天英帝身子站不稳,在斗嘴间歪斜了下,差点坐到地上。
他把住五殿下的手臂,问道:“你四哥呢?你和朕说,他到底是去了哪里?”
“啊?”五殿下诧异道:“刚刚公公不是说,四哥在来帝宫的路上摔了下,回府去了吗?”
“瑾王妃!”天英帝又看向萧瑟瑟,“瑾王妃,你实话告诉朕,忘言……到底是不是染了风寒去看太医了?”
“皇伯伯?”萧瑟瑟扶着椅子把手,徐徐站了起来。
“你跟朕说实话,他不会是被劫持了吧!”
萧瑟瑟看了眼五殿下,只见五殿下脸上红红白白,咒骂道:“该死!难道四哥也是被劫持了?”
“告诉朕!”天英帝吼道。
萧瑟瑟摇了摇头,微微一笑:“皇伯伯放心,瑾王这几天都在劳累,疏忽了御寒,确是风寒的严重,才不得不看太医。”
“你没骗朕?”
“臣妾岂敢。”萧瑟瑟福了福身。
☆、前功尽弃
诸王中的祥王为六王之首,最是跋扈凌人,蓦地大笑道:“陛下有必要把我们想得这么卑鄙吗?四殿下和瑾王身体抱恙,您指望不上他们了,也不能赖我们吧。”
“你!”天英帝眉头竖起。
见五殿下一人快撑不住天英帝了,萧瑟瑟搭了个把手,扶天英帝坐回到龙椅上,转身对祥王笑道:“祥王爷可别这么说,您是没见过他们的本事。”
祥王脸色一黑,“哦?瑾王妃这是个什么意思,本王倒是想听听。”
“既然如此,那臣妾就明说了。”萧瑟瑟冷冷一笑,“向来都是瑾王劫持别人,可没听说过瑾王被人劫持的,凡夫俗子可为难不了瑾王。”
祥王一愣,一手狠拍椅子扶手,登的起身,“瑾王妃好大的口气!”
“臣妾口气再大,也比不上诸位王爷在陛下面前气吞山河吧。”
祥王不想萧瑟瑟如此反唇相讥,脸色变红,阴恻恻瞪了萧瑟瑟一眼,坐了回去。
旁边的吉王优哉游哉道:“老哥与妇人置什么气,还是正事要紧嘛。”
“是,正事要紧啊。”福王接口道,看向天英帝,“陛下决定好了吗?可否同意我等的请求?”
天英帝恼怒至极,要是给他们扩充兵权,允许他们议政,那他这帝王岂不是处处被掣肘,日渐被架空?可眼下他们逼宫至此,御林军成了他们的人,顺京四营也换了指挥,难道他今天真的走投无路?
天英帝的手不禁放到了桌案上,看他的表情,像是要松口了。萧瑟瑟立刻按住他的手,这会儿也不管君臣男女之别,给天英帝使了道眼色。
再等等。萧瑟瑟如是暗示天英帝。
天英帝咳嗽着,有些诧异的眯眼。
下座诸王已渐不耐烦,为首的祥王正要开口,听得门口值守的太监忽而喊道:“四殿下到!”
天英帝心里登时一松,萧瑟瑟也松开了他的手,脸上的紧迫舒缓了一些。
玉倾云依旧是蓝衣加身,衣上沾着些花香味,是这个时节最清幽的水仙花香。他总是在脸上挂着和蔼的浅笑,如暖洋洋的春风,眼底榴花朵朵,温暖明亮。他就这般笑着,在殿中施礼,这样的平易近人和雅致,让萧瑟瑟的心又定下几分。
“儿臣参见父皇,见过诸位王爷。”
“四殿下。”诸王起身行礼。
席间的玉倾云,眼底闪过一抹阴险。
天英帝问道:“老四,你摔伤了?”
“儿臣已经无恙,父皇不用担心。”玉倾云道:“反倒是儿臣在因伤折回王府的途中,恰巧处理了些事情,特意赶来禀报给父皇知悉。”
“什么事?”
玉倾云道:“说来甚巧,儿臣在回府的路上,遇到了六位王爷的妻小,正一起在顺京城中游玩。见他们玩累了,儿臣便请他们到四王府饮茶歇息。”
六位王爷齐齐变了脸色。
“哦对了,敢问哪位是祥王爷?”玉倾云笑着看向诸王,一手不疾不徐的在袖子中摸索,掏出了一支玉簪来,呈递得近了些,特意让几位王爷能看得清楚。
“祥王爷,您的王妃与在下的王妃甚是聊得来,便将这支簪子赠给在下的王妃了。在下想还是要和您说一声,免得您误会了王妃。”
祥王的脸色霎时白成一团雪,这玉簪,可不就是他家那口子的。敢情这四殿下“摔伤”不来,竟是去把他们的妻小给扣住了!
吉王、福王互相对视,方才还得意的脸,现在都白了。这个四殿下是怎么未卜先知的?
萧瑟瑟心中安定,笑道:“看来祥王妃与四王妃一见如故,那可得好好聊聊不是么?四王府真热闹,女眷和孩童在一起,连臣妾都羡慕那热闹劲了。”
诸王脸色铁青。
天英帝瞅见扳回一局,颇是欣慰的看了眼玉倾云,对诸王冷冷道:“各位的请求,今日朕怕是答应不得了。”
祥王怒道:“既然陛下这样说,我等也只好死守焦阑殿,陪陛下守夜了。就怕陛下的身子受不了。”
“祥王爷多虑。”萧瑟瑟冷笑如冰,“不必坐到晚上,事情就能落定下来。诸位王爷,你们信吗?”
“故弄玄虚。”福王嘀咕。
而几乎同时,焦阑殿外,传来太监的喊声:“瑾王到!”
天英帝的心立马又定下三分,仿佛是相信玉忘言会给他解围一般,甚至翘首望去。
玉忘言仍是那乍暖还寒的模样,衣上带着冬日的冷凉,浅浅的灰色如同冬日的烟水,平静却不知藏着多少寒冷和深沉。
他未施礼,只开门见山道:“皇伯父,臣侄将那几个人给您带来了。”
接着就见几名瑾王府侍卫押着几个被绑住的将军模样人物,走了进来,把这几个将军人物往地下一推,跪了一片。
祥王大惊。
吉王、福王倒抽凉气。
这些个被绑住的人,可不就是他们新替换进顺京东南西北四营的统帅吗?
玉忘言冷冷看了眼诸王,冰寒的视线如箭矢射在他们身上,令他们如坐针毡。玉忘言这方拱手道:“启禀皇伯父,这几人就是诸位王爷替换进顺京四营的将领,已被臣侄拿下。目前顺京四营已恢复正常,就等帝宫信号一出,便可随时攻入顺京,替皇伯父解决那些贪图权欲之人。”
诸王席上一片死寂。
群臣席上也一片惊讶。
那御林军头子见状,自知御林军是最后一道屏障,如果不能把天英帝堵在焦阑殿中,那便前功尽弃,自己也要落到个横死的下场。
然而玉忘言岂会没想到御林军哗变这一可能性,他蓦然看向殿门口的御林军头子,冷声道:“动手!”
话音落下同时,何欢从梁上降下,身法似夜猫,轻盈快捷,无声无息间就逼到了御林军头子身后。御林军头子还没反应过来,就觉得背后一凉,紧接着一股钻心的痛从背后直抵胸口,呼吸瞬间如被阻碍,再低头一看,自己竟然被何欢从身后一剑捅穿,汩汩鲜血流出,也让他最后的意识消散在黑暗中。
拔出剑来,血溅红线毯,何欢冲着殿外的御林军喝道:“贼首伏法!还不放下武器,恳求陛下从轻发落!”
这一下,诸王大势已去,眼看着御林军将士们都放下武器跪在地上求饶,每个人心里都不甘的恨不能冲上去和玉忘言拼命。
只得恨恨的看着他,看着他还笔直的站在金碧辉煌的殿中,波澜不惊,将一切都算计在心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